“锁在抽屉里的父爱”


    孩子打电话来问候“父亲节快乐”,我才知道西俗6月的第三个周日是“父亲节”。此前看到湘牛先生、震亚先生的博文,已知今年的父亲节是620

震亚兄的博文题目是《父爱,我们读懂了吗?》,开篇就说:“母爱,无疑是天下最真的爱。而父爱呢,同样是一本很厚的大书,需要我们一字一句地细读。”接下来又连举鲁迅、朱自清、叶圣陶、傅聪以及法国文豪大仲马对父爱的阐释和评论,令我对父爱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感动。

我在震亚兄的博客中留言说:“写得真好!让我想起我的父亲。每当我有进步时,他嘴上不说,可是我能察觉到他的欣喜。我在中、小学所得的每一张奖状,都被他收藏在家里唯一一只上了锁的抽屉里!——那里锁着父爱!”震亚兄回复我:“是否你就此写一篇《锁在抽屉里的父爱》呢?一定感人。”

我很想写这样一篇文字,可是我还没准备好。我只能先零星地写两句,以抒发我对父亲从未停歇的感念。

父亲是1911年生人(刚好是民国元年),2003年去世。明年是他的百岁冥寿。

我的爷爷是位私塾先生,家里孩子多,父亲排行第四。由于穷,父亲小学没读完就到布店做学徒,那年他才十二岁。记得他曾对我说:少年时身体弱,伺候老板晚睡早起,有时外出办事,人走着,居然打起瞌睡来,听到巡警、车夫的喝斥,才猛然惊醒。

每周发薪,父亲都如数交给爷爷、奶奶,帮衬家里的生活,自己只留几个铜板。五年学徒期满,他当上正式店员,颇受老板倚重。以后又跟一个朋友出来单干,家里的经济状况也逐渐好转。父亲和母亲都是自奉甚薄的人,但对亲朋的求助,一向是来者不拒。我还依稀记得小时的饭桌上,永远有几位亲戚在。而每年春秋开学时,又会有亲戚拿了学杂费的收据或是买文具的发票来“报销”,父亲从来都是和颜悦色、如数付给。

后来他因病退休,又积极参与街道工作,和他的朋友杨梦游先生(原中法大学教务主任,我们称他“杨大爷”)一同开了一间图书馆,利用杨家的老车库,请木匠打上书架,图书则是由东城区图书馆供应。父亲拟定了一套简便又有效的借阅规则,周围所有的居民、学生都可免费借阅。而父亲和杨大爷则是纯义务为大家服务。其实那时我家的经济状况已经不很乐观。

改革开放时,父亲已年近七十,仍然服务于街道童装厂。从工厂的筹建,到购买原料、推销产品,以及种种提高效率、鼓舞干劲的规章的建立,都是老爷子一手操办的。这种小厂的产品最后能打入百货大楼,据大楼的人说,是独一份。而父亲只是象征性地拿一点工资,比一个熟练工人还要少。

在我的心目中,父亲是个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抗日战争时期,他在上海工作,曾主动提议,每月捐出一周的工资,支援抗战事业。他跟几个朋友一直坚持这样做,直至抗战胜利。从他对家人、亲戚、朋友、社会的一惯态度来看,他精于金钱的计算,却又从不看重金钱。把钱花在别人身上,似乎比花在自己身上还高兴。

父亲是个“小人物”,一生没有做过什么“大事业”。但他的聪明和勤奋让我由衷佩服。他到八十多岁时,心算还比我快得多。他常以未读完小学为憾,一生曾多次参加补习班,进修会计专业,我见到他四十二岁时的两份结业证书,平均成绩一为89,一为95

他为人真诚、乐观向上,屡经坎坷,却没有因此变得颓唐。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坚信未来是光明的。靠着他的勉力支撑和培养,我的哥哥、姐姐都上了大学。我中学毕业赶上了文革,没能升学,他似乎觉得亏待了我(其实跟他毫无关系)。因此七十年代我结婚时,他一下子拿出600元给我“办事儿”——这点儿钱就是在当时也是很寒酸的,但我知道,那是他能拿出的最大数目了!

父亲自己一生十分简朴,不吸烟不喝酒,生活上很容易满足。他说学徒时唯一的期盼是年底发奖金,能买一顶上面带一个红疙瘩的帽子,后来愿望实现了,高兴得什么似的。

他的另一个终身不辍的爱好是听戏。学徒时,只要攒够钱,就买一张最便宜的票,到戏园子里听戏。什么“四大名旦”、“四大须生”,他都听过。他自己也爱唱,最喜欢的须生是杨宝森。他八十几岁时,还每周定期到茶馆跟“票友”聚会,而且每逢登台,仍能唱得字正腔圆、神完气足,听的人没有不叫好的!

父亲九十岁以后有点糊涂了。一次他很认真地对我说:“你听听,窗外正教唱《六月雪》呢。”我听了听,什么声音也没有,是“幻听”。——老人去世后,我和哥哥、姐姐跑了很多地方,最后为老人家选中一处墓穴。那里背倚山峦,面对草坪,很像是希腊的扇形露天大剧场。而父亲最景仰的京剧泰斗王瑶卿先生的墓碑,就矗立在草坪中央。

我想,一生喜欢京剧的父亲,从此可以跟母亲一块常年在“包厢”里看戏听曲,或下到草坪跟瑶卿先生聚首聊天了。老人家的在天之灵,一定也如生前一样快乐吧。

照片一:父亲年轻时的照片。

 
照片二:父亲所保存的我的中小学奖状:



照片三:父亲收藏的部分京剧剧本。


 

照片四:父亲收藏的部分唱本。有的是当时有名的“百本张”所抄。


照片五:父亲所收藏的京剧剧照。


 

照片六:父亲所收藏的部分戏单。


照片七:京剧泰斗王瑶卿先生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