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巴菲特走下“道德神坛”


    这些年来,巴菲特所玩的投资游戏,说穿了就是华尔街的金字塔游戏。这种游戏看似合法,却是Perfect Crime(完美的犯罪),为我们揭示了为何华尔街能攫取常人无法想象的利润,把别人口袋里的钱玩到他们的腰包。

 

当巴菲特走下“道德神坛”

 

文/陈思进

 

     美国东部时间6月11日晚10点30分,为期5天的2010年“与巴菲特共进午餐”拍卖活动最终以262.6311万美元的价格成交结束,大幅刷新了拍卖纪录。一位神秘买家的最后时刻出手,再次给“巴菲特传奇”这幅巨制画上了浓郁的一笔。

 

    不知道这个神秘人物是否知道,就在6月2日CNN还报道过巴菲特被传讯的消息。不过说实话,对于巴菲特被传讯,笔者一点都不奇怪。

 

      卸下华美包装

      

    前天(6月2日)一大早,刚走进公司的过道,我习惯性地朝墙上的电视望去,正报道着CNN 的Breaking news:“Warren Buffett Subpoenaed By FICC(巴菲特被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传讯)”。我在原地看了几秒钟。 Subpoena 是非常严肃的法律用词,是传讯、传审的意思。不过说实话,对于巴菲特被传讯,我一点都不奇怪。我早就感觉巴菲特其实也是华尔街金融大鳄,只是和索罗斯、罗杰斯那些大鳄相比,他被包装得更精致而已。这次他的“狐狸尾巴”似乎藏不住露了。

 

    听证会在纽约举行,耗时整整一天,主题是为什么像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这样的证券评级机构,会将最高等级的AAA给与那些次级抵押债券——当住宅市场崩溃之后,这些债券迅速下滑到垃圾等级。而巴菲特是穆迪最大的股东,目前拥有13%的股份,最多时曾持股20%。

 

    巴菲特此前三次拒绝 FCIC 的“邀请”,使FCIC不得不用传票的法律力量,迫使巴菲特不得不站到了听证席上。在听证会上,他辩解道:“我根本就没去过穆迪……我甚至根本不知道那家公司在什么地方。我只知道他们的业务模式是非常出色的。”

 

    看看,极其注重公众形象的巴菲特,竟在听证席上乱了阵脚,回答了跟他的投资理念:“在投资的时候,我们不要远离自己所了解的范围”所完全不符的话。这一理念是巴菲特几十年来一直号称在身体力行着,并作为自己的成功经验向普罗大众灌输的。他最为得意的杰作就是在互联网泡沫席卷股市时,毫不受诱惑,巍然不动地壁上观。当时他解释说,因为他对该行业没有充分的了解。而他所持有的都是家喻户晓的股票,比如可口可乐、好市多和通用电气等等。那如果说他真的不了解穆迪公司,怎么可能在最多的时候持股20%呢?!

 

    被中国人民尊崇为“股神”的巴菲特,被福布斯杂志评为2008年世界最富之人,也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投资者之一。巴菲特的基金在50年中平均年投资回报率达到惊人的31%。他最为世人称道的,是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号称“Buy and hold”(买下后长期持有,只买不抛),并保持节俭的生活习惯和慈善事业。因此他是 2007 年《时代杂志》世界最具影响力的 100位人物之一。
 
    巴菲特的讲话常常被称为商业讨论与幽默的混合体。每一年由巴菲特主持的公司股东大会,从世界各地慕名前来的参加者就达2万多人。在这一盛大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准备就绪的公司年报和发给股东的信件中,引用和穿插着文学典故和圣经话语,以及中东的警语和数不清的玩笑,因此经常被财经媒体所报道。他每年将拍卖一次与其共进晚餐(或午餐)的机会,拍卖价被越炒越高,2008年赵丹阳以高达211万美元的价格中标。
 
    媒体也最乐于歌颂巴菲特节俭的美德,总是拿他与嗜血成性的华尔街银行家的奢侈生活加以对比。因为他是全球最富之人,却依然住在当年所购买的小房子里,只花费了 31,500 美元,如今的市值也不过区区 70 万美元。他像所有严父那样管教孩子,像所有普通人那样到杂货铺去购买食物。
 
    虽然后来他在加里福尼亚拉古纳海滩(Laguna Beach),买了一幢四百万美元的别墅,媒体却“懒得”加以报道,这与他几百亿美元身家的天文数比起来,四百万算什么?他的公众形象无可挑剔。然而当他 1989年花费公司一千万美元资金购得一架私人飞机时,他“羞愧”地称其“不可饶恕”。因为他与华尔街其他大鳄和CEO们的分别就是不奢华,也是他颇为自豪的。不过,美国太需要一个道德精英的典范了,当然不会深究巴菲特自认的那点瑕疵。再加上巴菲特已经将85%的公司股份捐赠给比尔盖茨慈善基金,公众对他的信任更是超前,他真的就像“神”那样,被捧上了神坛。

 

“完美的犯罪”

 

    让巴菲特牢牢在神坛上待着的还有他投资中国的那些神来之笔。


    一贯坚称“只买不抛”的“股神”,2003 年首次购进5亿美元中石油股。“股神”的确大手笔,消息一公布,成千上万的崇拜者相继跟进,全都攥紧中石油的股票,死也不肯抛。人们太相信世界首富的投资策略了,以为只要握紧“股神”选中的股票,就一定能像“股神”那样发大财。
  

    “股神”果然不负众望,“苦苦”守候了4年,等他的信众差不多都进场了,便在2007年7月,悄悄抛售了首次投资的5亿美元中石油股,“收获”35亿美元;同年10月,“股神”出清中石油股。应该说,因为“股神”先买进,站在了金字塔的最顶端,而信奉“股神”的人们一一跟进,在金字塔的底部“严防死守”(buy and hold);等“股神”脚底抹油抛掉股票,丢下的残局就由垫底的人去收拾了。
  

    巴菲特在2008年10月,以2.32亿美元投注中国比亚迪汽车公司,占其10%的公司股份。才刚过一年,巴菲特就已经从比亚迪公司的账面上赚得了高达7倍的投资回报率,超过16 亿美元!可想而知,跟在“股神”身后进场的中国股民一定有成千上万。但愿这一次“股神”坚守到底、脚底不抹油,那可就是中国股民的大幸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些年来,巴菲特所玩的投资游戏,说穿了就是华尔街的金字塔游戏。这种游戏看似合法,却是Perfect Crime(完美的犯罪),为我们揭示了为何华尔街能攫取常人无法想象的利润,把别人口袋里的钱玩到他们的腰包。通过这次金融海啸,华尔街丛林这种狼吃羊的兽行,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了。可一旦狼群繁殖的速度超过了绵羊,那么也就到了狼吃狼的时候了。
  

    此后,巴菲特在高盛集团这个狼嘴里拔掉了一颗牙。那是2008年9月23日,就在高盛宣布转成银行控股公司的第二天,因为高盛亏损巨大,导致资金周转不灵。这时巴菲特向高盛伸出“援手”,以50 亿美元购得高盛的优先股,用另外50亿美元换取了高盛普通股的认股权证。
  

    巴菲特之所以敢大胆出手,就好比打麻将,他将对方的底牌看得一清二楚。第一,“股神”透过政府间的层层关系,摸清政府将救助AIG(美国国际集团)。只要AIG 不倒,高盛也必将屹立不倒。果不其然,当AIG拿到1800亿美元的政府救助资金后,立刻赔偿给高盛129亿美元(高盛“下赌”40亿卖空抵押贷款相关证券);其二,高盛也将从政府的救助资金里要到100亿美元。巴菲特深知,只要高盛喘过一口气,市场这块蛋糕还在,而分割蛋糕的霸主却少了,他完全可以稳坐钓鱼台。


    到2009年7月24日,这天高盛的收盘价每股为164美元,仅仅一年不到,“股神”便为此项投资赚足了111% 的回报率。“股神”自己毫不掩饰对高盛的信心,他称“我和高盛的关系可以追溯到1940年……我关注这家公司很长时间了,我对高盛集团的状况和管理层的信心超过华尔街任何公司,他们对市场的时机把握最为出色。”当然啦,如果“股神”不了解高盛与政府上层之间的关系,他怎么会如此大胆?
  

    最近,高盛由于那些荒谬的衍生工具合约,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指控诈骗,并正在接受司法部刑事的调查。而巴菲特却罕见地公开为高盛担保,并对他一贯竭力反对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金融衍生品进行辩护。他一反常态地对投资者们说:“我很高兴我也持有这种衍生产品,因为它们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回报……”
  

    只有上帝能够洞察人间的一切!巴菲特虽然不是上帝,却能够像上帝那样站在金字塔的顶端,来洞察他脚底下人们的一举一动,不称他为“股神”也难。因此,只要华尔街金字塔模式存在一天,这种血腥的掠夺就不会停止。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当巴菲特走下‘道德神坛’”,立意非常清晰明了:合法的聚拢财产无可厚非,特别在华尔街证券业,只要符合法律赚钱,赚得多越多,大家越佩服你,说明你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和操纵资本能力强。但问题是,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巴菲特涉嫌多起内幕交易。而内幕交易在美国是什么概念——“刑事犯罪”!当年时尚女王玛莎一个内幕交易,不过赚了几千,就坐牢半年;去年,一对华人夫妇,涉嫌内幕交易,盈利60万美金,结果东窗事发,男的判刑10年,女的6年。而这次对穆迪案的听证,更显现出巴菲特可能和这次金融危机有间接、甚至直接的关系。不过,我认为,凭着巴菲特的特殊地位,和政府的关系,就像高盛案一样,结果多半儿是不了了之。请参见我的新书《金融让谁富有》,里面有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