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容详解企业文化


 亚洲系统之神、华兴资讯集团总裁刘海容对企业文化的含义、内容、在公司起到的作用都有独特的见解。
 
企业就像一个人,利润是血肉,机制是骨骼,品牌是地位,文化是灵魂。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元气,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在刘海容看来,企业是为了个人价值最大化而形成的组织,企业必须由人组成并最后回归到人本身。人要考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企业也要建立存在的使命和愿景。刘海容认为企业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人的问题。
 
       企业是一个人群的集合,它关注的首要对象应该是人(企业内部的人和社会上的人)。企业最高远的目标应该是人群价值的最大化而不是蝇头小利:生命有权力在企业中享受美好,生命应该体验到尊严和快乐,生命应该在这里得到一种价值的满足——企业的梦想应该是所有人共同的梦想,同时这种梦想应该和人类的追求保持一致。
 
       当然,现实中的企业往往并非如此,现实中的中国企业更是有待改进。早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财经作家吴晓波就指出了中国企业存在的问题:缺乏长远规划、缺乏价值观和缺乏社会责任感。很多学者也在反思:工业文明和所谓的现代知识经济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企业带给人的更多是工具性的一面,为此人的诸多自然需求被大大的挤压,人的生命失去天然的色彩,人的生活离诗意栖居愈加遥远。这也正是企业文化登上历史舞台的深层次原因。
       企业文化应该强调人——人是经济和社会的全部目的,这是一个无可改变的前提。企业文化必须围绕着人展开,企业文化的实质就是以人为主体的人本文化。把人作为企业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关心人、依靠人、培养人和造就人,这是企业被赋予的历史使命,也是企业在未来能够获得战略制高点的核心要素。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曾经比较了美国与德国一战时的情况:德国是整齐,美国是散漫,然而美国能胜德国,其中不无原因。德人为机械的,其脑筋为兵官,其灵魂为国,为大皇帝,为国魂;美国人则一人算一个,如不打即不打,打则手脚打,脑筋亦打,灵魂亦打。这个分别,一个是机械的,一个是主体的,德国人是有头有户,美国人则纯然是民主精神,个人都为头,组织起来则整然有序,散之则各自为主。可以说,德国整齐是物的整齐,美国散漫是人的散漫(人是积极主动的,物是死板的)人定胜物。企业文化建设与此类同,企业文化并不是弄出一个壁垒森严可怕的约束人的制度,而是造成健康活泼的工作氛围。有了这种健康活泼的工作氛围,企业发展壮大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人创造文化,文化也塑造人。企业员工不仅是企业文化创造的主体,而且也是企业文化的的承载者、实践者和享受者。优秀的企业文化给人以幸福的享受,优秀的企业也因为有高远的使命和追求而受到尊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在《百年散论》中指出:一家商业公司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赚取利润,而且要让人看到,他是一个由人组成的团体,其存在的根本原因,是要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满足其最基本的需求,并且以服务于社会的方式组成了一个特别的团体。
 
          记得美国历史学家戴维。兰德斯在《国家的穷与富》一书中曾经断言:如果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文化乃举足轻重的因素。同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思说过: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本身并不能保证效率,一个有效率的自由市场制度,除了需要有效的产权和法律制度相配合之外,还需要在诚实、正直、公正、正义等方面有良好道德的人去操作这个市场。要形成诚实、正直、公正、正义等方面的良好道德,必须进行企业文化修炼。所谓企业文化修炼,是指企业员工按照企业的文化理念、信条严格约束自己——企业文化,重在笃行。一个优秀的企业,就是要创造一种能够使企业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使命感、一个能够促进员工奋发向上的心理环境、一个能够确保企业经营业绩的不断提高、一个能够积极地推动组织变革和发展的企业文化。
        刘海容认为作为一种文化氛围,企业文化不是管理方法,而是形成管理方法的理念;不是行为活动,而是产生行为活动的原因;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反映的处世哲学;不是工作,而是对工作的感情;不是地位,而是对地位的心态;不是服务,而是服务中体现的精神境界。总之,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一切活动之中,而又流溢于一切企业活动之上。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