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推高通账预期



    受前期低温阴雨和近期大面积降雨影响,今年小麦收获期普遍较往年推迟半个月左右。与往年粮食收获前夕,价格一路走低不同,今年小麦价格持续坚挺,目前市场价仍高于托市价3-4分钱,托市收购能否启动还是“未知数”。
    今年小麦托市收购将在新麦登场时短暂启动,随后市场价将会很快超越托市价。以往新麦登场前,小麦市场价往往会快速回落,但今年却表现坚挺。目前市场上的小麦价格(二等白麦)为0.95元/斤左右,高于托市收购0.92元/斤的价格。预计在新麦登场后,小麦价格会短暂回落到最低收购价水平,但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将很快上扬走高,后期可能接近一块。
    市场价远高托市价。按照惯例,随着新麦登场,一些农民急于卖粮,而不少加工企业因新麦水分大和三个月后熟期的限制,收购意愿降低,价格可能会有所回落,达到托市收购启动的标准。但后期粮价仍将持续高走。
    一项卖粮意向调查结果发现,10%的农户因为长年在外打工,希望粮食收上来就立刻卖掉。还有大部分农户,在国家连续上调托市收购价和近期农产品涨价的影响下,对粮价上涨预期强烈,有存粮打算。
          针对今年小麦市场价格的持续坚挺,不少农民也表示,国家一再提高托市收购价,让他们对粮食价格走势充满信心。界首县村民程德富说,国家逐年提高托市收购价给农民吃了“定心丸”,也让农民学会了算比较账,如果新粮上市时价格过低,农民是不会急于出手的。一些有条件的农民更是学会“待价而沽”。因此,在这过程中惜售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不少加工企业表示,研判小麦价格走高的依据主要在于今年全国多处发生的自然灾害,粮食需求增加,供求关系偏紧。在粮价上涨预期的推动下,今年不少加工和购销企业可能会有搏后期利润的念头,“争抢粮源”也将不可避免。
       来自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小麦主产区的消息显示,今年夏粮有望再获丰收。基层粮食部门负责人和粮食购销企业普遍认为,这一来之不易的夏粮丰收将为稳定粮价乃至经济全局起到至关重要作用。不过,由于农民和市场对粮价的预期较高,粮价后期走势仍可能偏高。
    夏粮占中国年粮食总量近四分之一,其增产增收直接影响广大种粮农民对全年粮食生产、收入和投入的预期,同时也会通过粮食期现货市场,改变全年粮食价格预期、对宏观经济和物价指数形成重要影响。
    有关人士指出,今年发生的西南旱情和东北暴雨灾害,导致部分地区粮食减产,加之前期出现的稻米价格和杂粮价格过快上涨,更增强了人们对通胀的预期。但是这种预期会否真的实现,今年的夏粮收成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政府应该稳定人民的心,毕竟安居乐业还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