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温总理在抚州察看灾情的感人细节


感悟温总理在抚州察看灾情的感人细节

  

  唱凯堤决口是今年入汛以来全国出现的最大洪涝险情。决堤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打电话了解灾情,对抗洪救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6月23日,新一轮大范围强降雨天气席卷我国南方地区,防汛抗洪形势更加严峻。在此紧要关头,温家宝总理于6月24日专程来到抚州,冒雨察看汛情、灾情,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胡锦涛总书记看望受灾群众,慰问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的解放军、武警、公安民警和消防官兵,指导抗洪救灾工作。(2010年6月25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6月17日以来,江西出现有纪录以来最强暴雨,江西第二大河抚河下游出现超历史纪录洪水。21日晚,抚河干流唱凯堤突然决口,造成唱凯、罗针、罗湖和云山4个乡镇受淹,10多万人受灾,昔日富庶的农桑鱼米之乡顿成汪洋泽国。灾情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的心,也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灾害无情,人间有爱。人民总理爱人民。在灾情最严重、最关键、最紧要的关头,温总理来到了抗洪一线,来到了灾民中间,以他那特有的温情、体贴、关怀感动着现场的每一个人,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感人的细节。

  感动一:临时下车。洪水水位虽然已经有所下降,但是许多房子仍然浸泡在水里。温家宝临时下车,趟水走进前东湖村,向村民了解受灾情况。一位中年妇女正在进水的家里收拾东西,她告诉总理,虽然房子被水淹了,但是家里人都安全。温家宝说:“人保住了就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每次深入基层,临时下车、临时改变线路,已经成了温总理的一个习惯。这个习惯传递出温总理体恤民情、关心群众疾苦、愿意和群众在一起、喜欢走到最底层的亲民爱民情怀。总理的这一习惯应该让那些习惯于坐在车里搞视察的官老爷们感到汗颜、脸红。

  感动二:记下地址。在临川三中临时安置点,68岁的罗针镇黄学周村村民黄水生告诉温家宝,自己是低保户,女儿去世,老伴残疾,儿子摔伤了脚。听到这些情况,温家宝叮嘱地方干部要照顾好老汉。黄老汉将信将疑地说:“那我把地址告诉你?”温家宝请他把地址写下来。在温总理的心中,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天大的事。虽然记下灾民老汉的地址,是一件小事,但从这一件小事上,我们看到了总理对群众的需求有求必应的博大胸怀。此时,不禁让我们想起温总理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这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总理的内心独白,更是每位党员领导干部所必须具有的执政理念和道德品质。记下群众的一个地址,比公布再多的领导电话有意义。

  感动三:坐席子上。温家宝在席子上坐了下来,还招呼几位村民坐下,他掰着手指告诉大家:“等水退了,我们要干几件事:第一,检查一下房子,确保住房安全;第二,迅速恢复基础设施,保证供电、供水和通信;第三,加固堤防,重建家园。”在体育馆大厅,正在休息的人们看到总理来了,纷纷围了上来。面对数千位受灾群众,温家宝说,现在正值夏季,气候比较热,大家生活在这里有些不方便,希望互相帮助,互相体贴。通过这次灾难,灾区人民一定会更加坚强,一定会把家园建设得更好!温家宝,虽然贵为一国总理,但是他丝毫没有领导的架子,来到群众中间,他始终把自己和老百姓当做一家人,与老百姓平起平坐。坐小席子上,也就融入到了百姓的心坎上,没有了距离、缺少了隔阂。相比之下,我们个别领导干部在群众面前,习惯于居高临下,或者说自己坐着群众站着,摆出一副官僚的臭架子,看似很威武,但却无形中与群众产生了隔膜,也失去了民心。

  感动四:亲自打伞。从新闻报道的画面中,我们始终看到温总理是自己打伞。在察看灾情、汛情的所到之处,他总是眉头紧锁,脸上总挂着几多焦急之情。也许有人会说,领导亲自打伞,算不了什么大事,也累到哪里去。但是,我们却总能在一些领导人视察的镜头中、画面里,看到有些领导干部手一背,后面不是这个帮打伞,就是那个忙遮阳挡雨,生怕领导晒着淋着累着。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不比不清楚,一比见分晓。温总理亲自打伞,告诉我们,领导干部不是什么特殊的权贵之身,而是人民的公仆。

  感动五:踏泥趟水。温家宝踏着泥泞,趟着积水,走到决口处,放眼望去,决口处,水流湍急;滞洪区内,一栋栋楼房浸泡在水中。哪里有危险,哪里就会出现总理的身影。这就是亲民爱民的总理,这就是身先士卒的总理。因为总理心中牵挂着群众,所以他会不顾一切危险、不讲一切条件;因为总理明白肩上的责任,因此他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第一现场。踏泥趟水,我们看到了一个爱民如子的亲民总理,我们更看到了一个责任如天的大国总理。到最危险的地方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应该成为每一位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因为我们是人民的公仆、群众的主心骨、百姓的贴心人。

  感动六:信心喊话。在罗针镇,温家宝亲切看望坚守在抗洪抢险一线的解放军、武警、公安民警和消防官兵,鼓励大家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不怕疲劳、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作风,准备迎接新的战斗。雨越下越大,面对士气高昂的官兵们,温家宝接着说:“灾情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的心,也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现在,新一轮降雨已经到来,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麻痹。我相信,只要军民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夺取抗洪救灾的最后胜利。胜利属于不屈不挠的人民!胜利属于英勇善战的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民警和消防部队!” 温总理话音刚落,热烈的掌声和口号声在大堤上响起。灾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温总理每次出行,都极力传递信心。当前抗洪救灾,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更加需要具有必胜的信心。总理的信心喊话,是在为大家鼓劲,更是在向洪魔宣战。我们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有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广大党员干部的全力奋战,有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唱凯堤包括其他受灾地区的抗洪抢险工作一定能交出一份“让中央满意、让群众放心”的答卷!

  爱心常在,感动常在。总理的深情大爱,是一面镜子,更是一个标杆。在抗洪救灾的紧要关头,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向温总理学习,冲锋在前,战斗在一线,发挥好模范带头和先锋模范作用。当然,我们欣喜地看到,在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在受灾群众最集中的地方,在救灾困难最大的地方,在所有灾区,总有身先士卒的各级领导干部,总有舍生忘死的共产党人,总有冲锋在前的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消防战士,总回荡着一曲曲撼人心魄的英雄壮歌。面对困难,只要我们紧急行动起来,同心协力筑成抗洪救灾的坚强防线,我们就一定能打赢防汛抗洪这场硬仗!

  (倪洋军)

相关新闻:

  温家宝在抚州看望受灾群众指导抗洪救灾工作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