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精品 介绍 品牌台湾发展计划


缘起
为迎接知识经济新时代,在「挑战2008-台湾发展重点计划」项下,已将发展品牌列为台湾产业升级、企业与台湾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工作。值此台湾产业转型关键时刻,政府顺势于95年度推出「品牌台湾发展计划」,并将「全面提升产品形象计划」纳入本计划内,不仅具体展现政府扶持台湾企业发展品牌,加速企业国际化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决心;更积极要在国际市场加强宣传台湾产业与产品形象,为台湾企业发展国际品牌营造更有利的生存条件。
「品牌台湾发展计划」最终目标有二,一是整合资源协助企业建立品牌,营造良好品牌发展环境;二是协助台湾企业发展国际品牌并提升台湾国际品牌价值。「品牌台湾发展计划」将透过完善品牌发展环境、办理品牌价值调查、营运品牌创投基金、提升台湾产品与产业国际形象、建构品牌辅导平台以及扩大品牌人才供给等措施,扶持台湾企业发展品牌,达到多元品牌、百花齐放的最终目标。
简介
「台湾精品选拔」设有三种奖项:「台湾精品金质奖」(简称「金质奖」)、台湾精品银质奖(简称「银质奖」)及「台湾精品奖」。台湾精品金质奖及银质奖系由「台湾精品」获奖产品中选出,其选拔之核心精神维持为研发、设计、质量、营销四项并重,并以「创新价值」为贯穿四项评审之最重要指标。获「台湾精品奖」之得奖产品,由经济部授颁使用「台湾精品标志」(Taiwan Excellence)权利。「台湾精品标志」由六条相互交织的弧形组成,整体造型源自我国传统文化追求「圆满」的精神内涵;「台湾精品金银质奖」分别使用金银色精品标志对外推广,并可获得金银质奖杯一座。
 
沿革
公元198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经济自由化、国际化的脚步,也带动台湾产业结构的变动。为协助台湾产业转型,希望藉由积极提升产品之质量、设计及形象,以提高台湾产品附加价值,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故自公元1988年起陆续推行三项五年计划,包括「全面提高产品质量计划」、「全面提升产品设计能力计划」及「全面提升产品形象计划」。
在「全面提升产品形象计划」项下,为在国际间建立台湾优良产品之统一形象,特于1992年设置「台湾精品」标志,做为台湾优良产品之共同标志,并办理「台湾精品」评审,订定「研发」、「设计」、「质量」、「营销」及等四项评审项目进行审查,凡获选产品即可使用「台湾精品标志」在国内外进行推广。
除每年评选「台湾精品」外,并进一步举办「台湾产品形象奖」选拔,由当年度「台湾精品」中选出产品形象金质奖及银质奖产品,以其为台湾产品之代表,透过各种文宣广告、媒体公关、展会活动等,强化国际买主对台湾精品之印象。
公元2006年起,将「全面提升台湾产品形象计划」扩大为「品牌台湾发展计划」。「台湾精品」评审与「国家产品形象奖」选拔整并为「台湾精品」选拔。将原来属于标志认证性质的「台湾精品评审」及属于奖项选拔的的「国家产品形象奖」选拔两项活动合并成一项办理,名称也统一成为「台湾精品选拔」。
历年来,各届台湾精品奖选拔吸引网罗了由各大产业及优良厂商所设计研发的顶级产品。参加的厂家无不将旗下最自豪最新颖的研发结晶推出参选,层次及水平皆为超越一般等级之产品。其中不乏夺下在设计界素有「设计奥斯卡」之称的德国汉诺威工业设计奖 (通称为iF设计奖 iF Product Design Award) 与红点设计奖 (Red Dot Design Award) 等国际知名大奖的优秀厂商与产品。如华硕、技嘉、明基、威刚、雷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