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的遗言比遗作更尊贵


     

吴冠中的遗言比遗作更尊贵

 

    一代艺术大师吴冠中先生25日仙逝,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画坛的一个重大损失。但是,对于吴冠中画作的收藏者来说,大师的去世无疑造就了一次藏品升值的好机会。近年来,吴冠中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上屡创新高,有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吴冠中各类作品总成交1417件,均价高达125万元,他17.8亿元的总成交额在中国古今所有画家中,仅以0.4亿元之差逊于齐白石。其生前最后一幅公开拍卖的作品,在瀚海2010春季拍卖会上,他1974年创作的油画长卷《长江万里图》以5712万元成交。现在,随着他的去世,在未来的拍卖场上,可以期待他的作品将创出更高的价格。

    但是,为他人创造了巨额投资价值的吴冠中,对拍卖场上的这一切却无动于衷。他曾经公开表示:“艺术是无价的,天价与我无关,都是藏家转来转去。”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吴冠中在其生前,除了将少量作品留给子女作为纪念外,将绝大多数作品无偿捐献给了国内外的美术馆。画作深锁于收藏家的密室中,成为只供少数人把玩的“私宠”,已经远离了艺术,而将作品捐出,其已成为社会公共财富,使普通大众都能够有机会欣赏到大师的杰作,艺术的价值也才能真正显示出来。

    在“拜金主义”差不多已成为主流的当下,吴冠中这种超凡脱俗的行动无疑是有远见的,体现了他身上高贵的人文气质。对于吴先生来说,这种高贵的气质不仅体现在他把绝大多数画作捐献给社会,更重要的是,他对弥漫于我国画坛上的一些流弊始终抱有清醒的认识,并坚定地持有批评态度。2007年,吴冠中提出了“取消美协、画院”的主张,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相关机构更是对其作出了反击。但是,面对高压,已经步入老年的吴冠中并没有退缩,他像一个战士一样勇敢地揭露着画坛上的不正之风。2008年初,吴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再一次批评美协等群众团体“就是一个衙门,养了许多官僚。”

    按照正式的说法,美协是一个群众性的文化团体。这种团体在我国有很多,几乎每一个艺术门类就有一个协会,如作家协会、音乐家协会等。这些协会要不要存在,自改革开放以后一直有争论,但这种争论都只是纸上谈兵,协会的存废从来没有进入过有关部门的议事范围,即使是像吴冠中这样的画坛顶级人物,也不可能因为他表示反对而真的将美协废掉。

    但尽管如此,美协等群众性文化团体却必须认真地进行改革。由于体制的安排,这些协会带有严重的官方色彩,虽然不是行政机构,却对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具有足够的决定权,一个艺术家进会不容易,退会也被视为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其实已使协会的味道变馊了。由于协会成了行政机构,不管某一个地方的某类艺术是否有足够的基础,也要一层层组建相应的协会,并且安排足够的脱产人员。当然,由于协会会员成了一种表示身份的标签,一些在专业上并无建树的人员也以进入协会为荣,有的还当了协会的领导,这就难怪像吴冠中这样的大家要发出愤激之言了。

    协会作为群众性团体,就应该具有民间色彩,让它成为志同道合的艺术家切磋艺术的场所,如此说来,它应该是一个自由的、松散的团体,脾气相投、艺术趣味相通就聚在一起,意见相左则完全可以走开。严格地说,文化工作者所从事的艺术创作,具有浓厚的个体色彩,很难像工厂生产那样搞“系统工程”,但协会在被赋予权力色彩后,却抑制不住地要以艺术家领导机构的面目进行活动,经常以各种名目给艺术家布置“作业”,还会以“深入生活”之类的名义组织艺术家到某个地方集体采风,有时候也能搞出很大的响声。但说到底,这种响声只能取得一时的热闹,难以出现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佳作,那种“采风”活动并非出于艺术家的内心,只不过是协会组织的一场场“秀”,徒然耗费纳税人的钱。这种集体性的行动剥蚀了艺术家最为宝贵的独立思维,使艺术作品成了图解政治的符号。这样的教训,在当代中国几十年的艺术创作史上可以说是屡见不鲜的。

    更为严重的问题在于,由于协会成了权力机构,就不可避免地会沾染官场上的习气。跑官、要官,这种丑恶行径本来应该为自命清高的艺术家所不屑,但在权力爱好者们眼里,能够进入协会进而把持到协会的领导权,也是一种极大的心理满足,而艺术家的成就高低反而成了次要的东西。吴冠中说:“你问问那些加入美协的人就知道了,进美协要靠哪些东西——根本不是看作品好坏,这个机构变成诈钱的机构了。”吴冠中的话,可谓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目前一些文化类协会的通病。在这种体制之下,协会成了一个互相倾轧的官场,不再是艺术家们切磋交流艺术甚至以作品会友的场所,难怪艺术家对它们的情感也越来越淡薄。

    吴冠中的这些话,犹如空谷足音,渗透了一个艺术家对缪斯女神的珍爱。对于我们整个社会来说,他留下的这些遗言,显然比其遗作更为尊贵。今天,吴先生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如果我们只知道看着吴先生的遗作在拍卖场上不断地创出价格新高,而忽视甚至有意屏蔽他留给我们的这些珍贵遗言,那么,我们纪念的吴冠中无疑是不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