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增多,IPO咨询这一新兴行业热了起来。继券商投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之后,IPO又催生了一条产业链,准上市公司希望咨询公司也能发挥超级作用。
一直以来,咨询公司在企业IPO过程中作用并不大,券商唱主角,咨询公司只是为券商上报的材料提供数据支持。截至目前,已有近80家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其中大部分为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它们在上市前的招股说明书大多是引用咨询公司或者行业权威刊物的数据,以证明自己是行业中的龙头。
在创业板企业过会的过程中,证监会发审委比较注重企业的“行业和技术”和“企业募投资金运用”,而这部分内容主要由咨询公司提供,于是IPO咨询的戏份被加大,调研报告的水分也开始增加。
笔者了解到,一些咨询公司在市场报告中将企业的销售收入夸大数倍,先在权威刊物上帮其发表文章,再在报告中援引文章中的相关数据,助其顺利过会。更有甚者,一家专业的IPO咨询公司声称,由他们提供咨询的企业是100%过会。这靠谱吗?
我们知道,在企业上市过程中,主要的服务主体包括券商、具有证券业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咨询机构,以及专业财经公关公司等。其中,咨询机构侧重于行业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估与募集资金投资研究,即是在行业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并为募集资金投资的科学配置给予建议,帮助企业保持高成长与高创新能力,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明确市场现状、把握市场前景是IPO咨询的基础。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增长,取决于企业业务所依托的行业和市场。市场现状、市场规模、市场竞争结构、市场影响因素、市场发展趋势是企业选择募集资金投资方向的重要依据。因此,IPO咨询首先包含了行业研究咨询业务。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估是IPO咨询的关键。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估也是企业进入不同细分领域的重要决策要素。对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的分析,要求IPO咨询企业在管理咨询领域具有深厚的经验积累,对企业的商业模式、管理模式、研发创新能力、销售渠道等有深刻的理解。
合理配置募集资金投资是IPO咨询的目标。围绕IPO进行的行业研究和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估,最终都是通过科学合理的配置募集资金投资得到体现。募集资金投资研究具体包含了投资方向、投资规模、投资结构、项目建设方案、项目技术方案、项目的投资估算、项目的投资效益等,确保企业募集资金投资具有良好的财务和经济效益,同时能够科学的识别项目实施风险,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强大咨询能力是高质量实施IPO咨询项目的保证。
倘若IPO咨询公司能保证创业板百分之百过会,那是不是将一些刻意包装上市的公司也放过去了呢?比如赛迪顾问推荐36家企业,30家过会,成功率83.3%,巳经是不错的成绩了,倒是有个号称100%过会的公司,实际数据比赛迪低不少。
截止2010年4月底,创业板成功上市的78家企业中,由该公司提供上市咨询服务的15家,市场占有率位居同行业第一。根据上述15家创业板上市企业公布的2009年年度报告显示,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0%以上的5家,占企业总数的33.3%,同比增长30%-50%的3家,占企业总数的20.0%,同比增长15%-30%的4家,占企业总数的26.7%,同比增长0-15%的有3家企业,占企业总数的20.0%。
创业板上市公司不在于数量多,而在于质量优,作为IPO咨询公司更要把好关把严关,这样才更靠谱,才不至于把滥竽充数的公司也弄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