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点”各要素,缔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项目自2009年启动以来,鄂西旅游资源迎来了大好的展示机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发展状况,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宪生,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李春明,省发改委主任许克振实地考察、现场指导。通过考察“一江两山”交通沿线1139KM路段,重点区段为夷陵和房县两个示范段,重点集镇为木鱼镇和武当山镇,并于624在武当山镇主持召开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工作现场会》。
特色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要素支撑“鄂西圈”建设根基。
建设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省委、省政府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推动鄂西地区各种类型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整合,调整经济结构、创新旅游资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鄂西地区拥有自然禀赋、文化底蕴的可开发旅游资源。道教文化圣地武当山;神秘野人出没地神农架;世界最高坝,清江水布垭画廊;高峡出平湖的三峡;宜昌白果树瀑布;具有历史气息的屈原、王昭君、杨守敬、诸葛亮景区等等旅游特色资源都是散落的珍珠,怎样把这些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就需要系统集成,需要交通线疏通。鄂西圈是一个大系统,八个市州是一个子系统,要着力形成区域系统集成、部门良性互动的格局,加强规划统筹、资源整合和产业联动,不断提升鄂西圈的整体竞争力。
 
鄂西交通线建设,疏通旅游资源的联动效应。                                                                                                                                                                                                                                                                                                                                                                                                             自《湖北省环“一江两山”交通沿线生态景观总体规划》经省政府专题会议审定并下发实施后,原来被冷落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亮点,慢慢的被挖掘出来了。环“一江两山”交通沿线生态景观工程建设时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是推动“两圈一带”生态文化旅游建设的重要联动效应疏通线,更是重要的突破口,也是鄂西圈建设的启动性项目。“一江两山”交通线建设与“生态圈”、“文化旅游圈”的集中打造,旨在实现“快旅慢游”、“边旅边游”,最终达到“旅也只是游”的境界。  
     据统计,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公路总里程已达123685公里,占全省的62.7%,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1662公里,占全省的50.6%;二级公路达9973公里,占全省的61.3%;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比例达到86.1%。这些交通线总里程基本上已经疏通了鄂西旅游资源的联动效应。
建立多元化机制,促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规范化
机制在鄂西圈发展中仍然是点石成金的核心要素。没有机制上的重大突破,就难以实现鄂西圈发展的又好又快。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资源丰富,但也有其旅游资源的“共病”——生态环境脆弱。湖北省环保厅通过多次测算模拟及多套方案的比选,初步制定了《湖北省流域环境保护生态补偿办法(试点)》和《湖北省汉江流域(主干)环境环境保护生态补偿试点方案》。力求通过办法的实施,落实政府对本地区环境质量负责的法律责任,以“谁污染谁付费、谁破坏谁补偿”为原则,建立环境资源污染损害补偿机制。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实践证明,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是解决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资金困难的有效途径。为了解决鄂西圈的资金问题,需要建里投融资机制。去年省政府专项投资3亿元,带动社会投资18.5亿元,收到了积极的成果。鄂西圈建设,要以项目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造条件组建旅游企业信用担保平台,逐步健全旅游产业投融资担保平台机制。积极推进金融机构与企业多种方式的业务合作,探索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投融资渠道。
建立政企有效分配机制。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重中之重是鄂西圈旅游资源的配置问题。在鄂西圈建设中本着政府指导、政府服务的职能,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培育能力,并给企业投融资方更大的资本运作空间。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使鄂西圈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拥有权与经营运作权分离,并发挥政府在市场培育、资本运作的过程中的监督职能。
其实,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着力点还是应停留在整合各种要素,以“线”串“点”充分利用交通的通达性带动各地旅游资源的联动效应,在机制完善的前提下,加强政府指导企业运作的方式缔造鄂西文化旅游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