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是没学好的物理学——告诉爱因斯坦们何谓绝对论力学(广义地震学•绝对论力学•第00章)


 

 

爱因斯坦有一个相对论力学,我有一个绝对论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力学讲的是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如果有能量E的变化,必然伴随有质量 m的变化;反之,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如果有质量m 的变化,也必然伴随有能量E的变化,其质能关系守恒(质能关系式)。而我的绝对论力学则讲的是,质能关系的转化与是否有一个封闭的系统有联系,但肯定没有必然联系——能量子由力量子凝聚而成,质量子由能量子凝聚而成;力量子、能量子是质量子的耗散。

关于“能量子由力量子凝聚而成,质量子由能量子凝聚而成;力量子、能量子是质量子的耗散”,由于笔者已经在上述章节中予以阐述,这里也就不再赘述了。但是,作为绝对论力学的一核心内容,笔者还有阐述一下其原理的必要。

绝对论者认为,由于“能量子由力量子凝聚而成,质量子由能量子凝聚而成;力量子、能量子是质量子的耗散”,所以会存在着一个“质量=能量=力量”的“绝对质能关系式”,与系统的是否封闭有一定的联系,但是,肯定没有必然联系,因为从更宏观的角度上去看问题存在着“质量=能量=力量”的“绝对质能关系式”。也就是说不仅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质能关系”守恒,即便是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质能关系”仍然守恒,原因就在于“质量=能量=力量”。

换言之也就是说,如果真的出现了不守恒的现象,那也是由于系统的不封闭或系统的开放造成,说明该系统增加或丢失了部分质量或能量,如果把固有的系统扩大,那就会得到一个质能关系仍然守恒的结论。而从总量上去看,有一个“质量=能量=力量”的“绝对质能关系式”的存在。而我的“绝对论力学”,就是在这一理论基础上构建起来的。

诚然,这还不是我的绝对论力学的全部,因为它还没有解释清楚一切形式与意义的物质为什么都必须得运动,物质运动的力量源泉究竟、到底在哪里。是啊,物质为什么都必须要运动?物质运动的力量源泉究竟、到底在哪里呢?

人们一般认为,物质之所以都必须得运动,原因就在于世界上压根就没有一个绝对封闭的系统。什么意思?就是说由于世界上压根就没有一个绝对封闭的系统,而为了达到或实现“质能关系”的守恒,所以一切物质都必须得运动。

也就是说物质所以都必须得运动,就是因为世界上同样也没有一个质能绝对守恒的物质系,而它们为了达到或实现某一物质系质能关系的守恒,运动就成为了物质系达到或实现其质能关系守恒的一个必然步骤,而没有其他的办法也。

笔者以为,这是一种十分肤浅的认识,表现在“王大娘姓王”的问题上。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上述是“物质不灭定律”的翻版,定多也就停留在“物质小循环理论”的层次上,连“物质大循环理论”的层次都达不到,也就不要说达到具有绝对论力学的思想境界。大家应该知道,包括宇宙在内的所有的物质系和物质的运动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既然所有的物质系和物质的运动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那又怎么会形成爱因斯坦意义上的相对论?没有斥力有引力吗?没有绝对有相对吗?没有参照物有物质运动吗?没有“绝对参照物”有“相对参照物”吗?如此,爱因斯坦的所谓相对论又是如何炮制出来的呢?难道仅凭有一个由爱因斯坦为我们编造出来的一个所谓的“光速不变原理”?

光是一种什么东西?谁说光速是不变的、绝对的?而据现代天体物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宇宙大爆炸时的初始速度数倍于光速。另外,我们中国的光学物理学学家们,通过一定的仪器,他们已经能够做到使光速放慢或使“光停留”。

以上事实足以证明,光速并非是不变的、绝对的,而是可变的、相对的。如果光速是可变的、相对的,那我们伟大的爱因斯坦为什么要把光速当作一个具有绝对性的参照物?而用一个相对的、可变的光速当参照物,能不出错吗?

不过,需要特别说明一下的是,爱因斯坦能够做到把光速当作绝对参照物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贡献了,至少他明白没有绝对就没有相对的道理。那么,在我们所了解和认识的这个世界上,还有没有具有绝对意义上的参照物?

无庸置疑,一定有。那么,何谓绝对参照物?笔者以为,它不是别的,正是笔者在上述一直试图在阐述、揭示其本质的空间者也。空间为何就是绝对参照物?因为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物质都必须得在空间中运动,而空间的本质正体现绝对、静止。如此,笔者是否在说,物质的运动性、相对性均是由于事先有一个绝对、静止的空间在那里发挥作用与制约?是。是否在说,物质运动或质能关系的转化,全都是由绝对空间策划、策动、决定的?是,回答是肯定的。

那么,笔者创立所谓绝对论力学的意义何在?诚然,一定是为了实现能够科学监测、预测、预报地震之目的。当然,其意义决不只表现在这里,还有更高层次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未来意义,而人类的终极希望就在于外太空之拓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