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6月3日消息 近日,就收入分配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改革阻力、方向等问题,人民日报海外版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进行了专访。苏海南透露,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年内应该会出来。并表示,中国目前已具备实现国民收入倍增的条件。
收入分配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中央认为,如果再不予以解决,可能会导致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预计年内,改革方案可能出台。说到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苏海南认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等环节不合理造成的制约和影响;二是经济社会体制存在弊端的影响和制约;三是收入分配体系不健全问题的制约和影响。他认为,少数人、少数单位、部门或行业通过资源垄断、行政权力、市场独占、特殊身份等非劳动因素,捞取了不公平、不合理的利益,如果国有企业不相应地建立合理的利润上缴制度,把占用国家资源等获得的收益都看成是本单位的,这显然是错误的,也是不公平的。同时,他也承认,这些垄断部门和人员成为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阻力。
笔者认为,由于体制的问题,行业垄断的问题由来已久,一直为社会普遍诟病和严重不满。然而,在客观上,体制问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始终是久拖不决,难以得到解决;从垄断利益集团和权力部门主观上而言,在饱尝国家资源给自己带来甜头的同时,总是竭力阻挠改变现状的任何举动。但是,应该认识到,这种现象终有终结的一天。所以,全党上下,必须同心同德,克服来自各个方面的阻力。
一是中央要坚决突破来自自身信心的阻力。相信中央相关决策层已经深深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压力,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矛盾已进入白热化的临界面时,不痛下决心,不仅是对党和人民的极端不负责任,也是对富裕阶层包括垄断利益集团的不负责任。当然,其工作难度之大,也是可想而知的。因此,要鼓足勇气,在制定制度和落实制度的时候必须运用过硬的手段,决不能蜻蜓点水,敷衍塞责。否则,会使原计划大打折扣,形成改革不彻底的局面,为将来留下后患。
二是要坚决突破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在关系到切身利益的时候,既得利益集团从来都不会主动相让。既得利益集团已经习惯于特权利益,习惯于养尊处优。调节不当收入,肯定是一场革命,其难度犹如婴儿断奶。但是,解决社会不公尤其是分配不公,时势已把垄断行业推向了风口浪尖,如果不从大局出发,不切实解决思想问题,只能加深社会矛盾,进一步影响行业形象。
三是要突破来自低收入人群的阻力。这点看似荒唐,实际上是存在的。低收入人群也许从主观上不会阻挠,但客观上是说不定的。他们可能因为各种原因造成工作难以顺利推进,譬如实际情况与预期效果的差异,在制度推行的过程中“一碗水端不平”的问题,各种实际情况形成不公的问题等等,都是需要认真研究和花大气力解决的。
不过,尽管会遭遇阻力,民生问题特别是分配不公的问题如利箭亟待上弦,在翘首期待中,我们希望能尽快顺利实施。
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需要突破哪些阻力?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