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
金融危机刚刚迈出恢复的脚步,欧洲债务危机却拉回了这只迈出的脚。希腊仅是欧洲债务危机的冰山一角。据欧洲委员会统计,到今年,欧元区总体赤字可能会超过GDP的7%,欧盟27个成员国中有20国赤字“超标”。除欧元区之外,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同样债台高筑。上周末,西班牙央行宣布接管当地一家小型储蓄银行,欧债危机有发展为从国家债务违约,蔓延至银行体系爆破的趋势。
几月来,欧元区的失业率也在小幅上升,3月欧元区失业率上升到10%。欧洲各国的失业问题均较为严重。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26日公布的报告,希腊失业率将从今年的12.1%上升到14.3%。而西班牙失业率已接近20%,如果财政进一步紧缩,失业率还会继续攀升。
回国的打算从未中断过
“我们现在经常接到在欧金融人才,及一些家长咨询在欧留学孩子回国发展的电话,咨询国内目前金融就业环境及薪资水平。”聚贤华尔街网(www.workws.com)CEO石永明说。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即近一年左右时间内,该网站数据显示,新增有在欧工作留学经历的高级人才占猎头人才总数的六成以上,同时对该部分人群的调查说明,50%以上的受访金融人士已将回国纳入日程,70%以上的人才表示只要有适合的工作机会,即会选择回国。
“美国一感冒,欧洲就发烧,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对欧洲影响就已经很大了,何况这次希腊债务危机是在欧元区发生的,对欧洲的经济、金融影响不言而喻。”某德国归国金融人士张先生对聚贤华尔街的猎头说,“所以这段时间我们都有向中国内地寻求发展的打算。”
“这些人才的回国计划不像金融危机刚开始时的匆忙了,他们很理性,一般都会选择符合自己优势的位置,更快地融入目前中国的环境,并求得自身在职业发展中的突破。”刘佳如是说。
“全球人才大战”中国在行动
在2009年里中国率先走出金融危机,而在201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5月26日将中国今年经济增速预期数据,由10.2%上调至11.1%,增速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之最。
在这场全球危机中,中国经济发展一支独秀,创造了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及众多就业机会,而且中国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深刻认识到,“人才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并积极付诸行动。政府出台实质性的人才政策如“千人计划”,改善人才引进及生活条件,中国企业求贤若渴,通过网络招聘海外人才或直接到海外揽才,这都吸引了大批优秀的中外人才。中国极有可能将迎来“海”派人才时代!
中组部“千人计划”实施3批引进高端人才662名,其中有在摩根斯坦利、通用等金融机构和跨国集团任职经历的有118名。富国基金量化团队带头人李笑微成为目前公募基金界唯一入选“千人计划”的投资经理人;近日,原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红力,获任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金融界内海外精英回国任职者无数。
这正是风起云涌时,鸾凤还巢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