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笑曲线看知识产权


  当前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价值分布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形成了一条人们常说的“微笑曲线”。在中间的加工制造环节,投入的往往是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损耗,获得的利润却十分微薄。而产业链向上游研究开发环节以及向下游营销服务环节延伸,则能获得高附加价值。在这些产生高附加价值的环节,都依赖于知识产权制度的保障,并体现为某种形式的知识产权。研究开发依靠的是创新和专利,营销服务往往依赖于商业模式、品牌和商标。从制造环节本身来讲,也呈现出价值由实物制造业向信息产业、创意产业转移的趋势,而这也有赖于版权和专利保护。长期以来,我们只停留在产业链的底端,赚取微薄的加工费,却消耗了大量的资源,牺牲了环境,就是因为缺乏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无法向产业链的两端跨越。因此,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正在于知识产权。可以说,知识产权是破解中国经济发展难题的切入点,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很多企业在国际经济环境疲弱的情况下表现出很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能够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这充分体现了知识产权高价值、不可替代、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特征,反映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成效。2009年,我国创新能力继续得到有效提升,知识产权申请量在大环境发展不利的情况下仍然快速增长。我国全年共受理专利申请97.7万件,其中国内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22.4%,而国外来华专利申请量同比下降10.9%。商标注册申请83万件,同比增长18.9%。版权作品登记40.3万件,软件著作权登记7.1万件,同比增长44.6%。植物品种权申请1033件,同比增长9.3%。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申请817件,同比增长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