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国土三副厅长落马的再认识


 江西国土三副厅长落马的再认识

近日来,江西国土资源厅四名副厅长中有3人落马的新闻备受关注,而这一腐败窝案抢人眼球的“亮点”更在于,3人东窗事发缘于正厅长的举报,因而,被大家认为是权力斗争的另类反腐。反思该案,笔者觉得更有必要解剖、检讨班子内部的监督和被监督问题,其实也是一个老话题:领导班子要的团结,不应是不讲原则的一团和气。
4名副厅长,就有3人因为腐败而落马,如果不是因为窝里斗,使用窃听等极端“监视”手段激怒了厅长,而是大家一团和气,也许贪官们还会继续潜伏,你好我好大家好,只要不触及彼此的利益或者不突破利益斗争极限,大家就相安无事,各人有没有问题、有多大的问题都心照不宣,除非遭到外来举报或调查,一般不会相互拆台。
这就涉及到一个廉政建设中,班子内部的相互监督问题。按照常理和常识,既然早知道3副厅长有经济问题,作为一把手,就该及时提醒、教育、劝止,情节严重的则及时向纪检监察部门检举,这既是对班子成员的爱护,也是对党的事业的负责任。而不应该等到发生矛盾、出现利益纠葛时,才去行使监督权;而作为副职,当然也有权利、有责任监督一把手是否廉洁以及作风方面是否存在问题,但三位副厅长不但主观上监督的目的错误,纯粹为了一己私利,清除挡在个人利益、前程面前的“绊脚石”,方法上也严重越轨,涉嫌非法监控,这当然也是不允许的。
3名副厅长有心整人,最后整倒了自己,这固然很具讽刺意义,但我们不能据此忽视、否定监督的必要性。少数单位的一把手也好,副职也好,为什么会走上腐败、腐化的不归路,除了自律意识不强、组织纪律部门监督不到位外,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正是班子内部的监督没有能够成为常态。领导班子要团结,不要一团和气,这就要求成员之间既要在事业上同心同德,而不是离心离德,甚至搞内讧、勾心斗角;同时要加强彼此之间的监督,这种监督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是出以公心,而非挟私暗算,是基于立党为公前提下的合法行使监督权,而非出于不可告人目的不择手段,这样,领导班子才会是一个廉洁奉公的集体,更是一个有凝聚力、战斗力的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