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车冒牌城管执法车的三重追问
上周,在贵阳大西门,一辆“奇怪”的长安之星面包车引起贵阳市城市综合执法支队执法人员的注意。经过跟踪观察,执法人员当场逮住这辆冒牌城管执法车。(2日贵州都市报)
http://news.ifeng.com/society/1/detail_2010_06/02/1575887_0.shtml
一辆私家车,喷上“城市综合执法”标记,6年不年审,违章34次,竟安然无恙,要不是细心的城管队员截住,还不知要招摇过市多久。实在不得不佩服,这车主太有才了!但同时又觉得有必要追问:
这车主有没有诸如招摇撞骗、欺蒙摊贩的行为,还是仅仅为了省几个年审费,享受违章不被罚款的特权?车主傍城管,看中的显然是权势;车主如此精明,未必不会充分利用假冒来的其他权力资源,因而不能仅止于查处其冒牌行为,还得查查有无冒充城管执法人员从事其他非法行为;
那么多执法部门,偏偏冒牌城管车,当地城管的强势不难想象,不然这车主怎么会情有独钟呢?因此,在对事主进行查处的同时,当地城管有必要反思自身的形象,相关部门也不妨以此为契机,对城管执法生态展开一次调查,看看有没有违法、枉法行为?这对加强城管队伍建设无疑大有裨益。
穿上城管的马甲,6年不年审也无从过问,违章34交也没受到处理,显然真正牛的不是车主,而是城管这个金字招牌。政府机关、执法部门的公车获得照顾免年审,倒也不难理解,毕竟一样是纳税人的钱,放在左口袋右口袋没太大差别,问题是,这公家车违法违章也不用负责任吗?当地还有多少这样的“网开一面”?政府官员、执法干部平时是不是也享受着各式各样的“豁免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