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疲弱,但一些人赚钱的欲望仍然强烈。
中国股市有个重要特点,就是熊长牛短。我们常常感叹,为什么美国股市的牛市可以走十年以上?那是典型的慢牛。但中国股市不同,中国的牛市大多是速成的,速战速决的。中国股市是快牛,甚至是疯牛。勤劳勇敢的中国股民,为了多赚钱,常常加班加点,快进快出,以求多劳多得。美国牛市十年,如果放在中国,中国人可能一年就把活儿给干完了。回头看看2007年的那轮大牛市,上证大盘指数从1000点上升至6000点以上,用时多少?
而现实却是:绝大多数投资者,只有在牛市,在强市中才能赚钱。而熊市或弱市,如果还是那么勤奋,风险肯定大于收益。
现在的股市,是弱市,是阶段性的弱市,但不是熊市。
所谓弱市,表现为大盘疲态尽显,成交萎缩,市场无激情,盘中无热点,个股表现鸡飞狗跳,上涨与下跌的股票均具突发性,偶然大于必然。一些似有似无的题材,被一些不甘寂寞的游资借题发挥,引诱那些不论市场强弱,都只想赚钱生财的小散们,跟风追涨杀跌,大盘指数随风飘摇,涨跌随意…….
弱市不具短线操作空间。但不等同于无所作为。
据近期媒体报道:近期集中发行的新基金,大多在短期内大幅建仓。政策允许社保基金进入股市的比例大幅提高。香港股市和中国股市不时披露有公司从二级市场回购股票,或高管增持本公司股份的行为……
疲弱市场,一切看似悄无声息。股市中短线清淡形成的情绪焦虑,与机构资金中长线选择布局的隐忍与耐心,勾画出不同类型投资者截然不同的弱市投资心态与攻略。
股市一旦陷入疲弱,可谓落花无意,流水无情。
一个简单道理:股市是否有机会?由市场决定。不随投资人的主观愿望而改变。同样的市场背景,深沪两市一天成交3000亿资金,与一天成交1500亿资金,其市场操作效果,市机会与风险,完全不同。这与个人是否勤奋?是否努力?没有必然联系。股票操作,如果市场没有提供机会,没有就是没有,勉强不得。
不时有人留言问我:“你为什么不谈技术,还是不懂技术?”
或是我们把问题搞复杂了。明明是政策的,季节的,基本面的变化所导致股市的阶段性调整与弱市,却将之归结为技术分析。在叶弘看来,只要在股市呆个一年半载,也就基本上懂技术了。特别是那些概念化,公式化的技术分析。
我的观点是:现在的股市不是技术问题。技术是工具,看懂、会用就行。你何时见过巴菲特,索罗斯这些投资大师谈过技术?你何时听过手握重金的基金经理们大谈技术?
不时有人留言说:死多头!从来不提示风险!你推荐的股票,我现在还套着,怎么办?
老叶只能说不是死空头。从长期趋势看,我一直看好中国股市。但看好不等于一路上涨。我相信中国股市“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股市本身就是风险之地。所以我一直不愿其烦的提倡做波段。提示风险不是空喊口号,回避风险应是具体行动。波段操作法则之一,就是“止损、止盈”。为什么止损?为什么止盈?不就是风险提示吗?!一个将能“止损止盈”当成操作流程,操作纪律的人,才是懂得股市风险的人。否则,即使一天到晚边打锣,边高喊“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有用吗?
今天,两市成交更显清淡,但个股行情却表现不俗。这说明经过较长时间疲弱之后,投资者做股票的冲动日益强烈。值得注意的是,市场继续疲弱,深市的成交明显比沪市活跃,这与深市的小板与创业板有关。特别是中小企业板。这轮行情以来,小板股票明显受到机构资金的关照。小板的整体涨幅,活跃程度,都远远强于主板。后市不妨继续多加留意。
调整将继续,市场弱市格局的改变,需要等待时机。应关注政策面与成交量的变化。
弱市背景下一切从简,我的操作策略:无为无不为,无招胜有招。
文章转载、讲座,及其它请联系叶弘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