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产品涨价炒作看趋势的演变过程


  核心提示: 好像,农产品价格大幅暴涨已经成了难以理解和化解的难题。真有这样复杂吗?这些农产品暴涨,仅仅是少数人或企业有意炒作引起的吗?我们试从农产品涨价炒作基本流程来分析趋势的演变过程。

***************************************************************************************************************************************



  最近这几年究竟怎么了? 先2006年食用油逐渐大幅上涨,价格最终上涨超过150%;过后是2007年猪肉价格暴涨1倍;紧接是2008年海椒价格涨价2倍;2009年玉米价格短短几个月上涨三成,后是2010年初大蒜涨价超过100倍;而1个多月前绿豆价格暴涨1倍以上;最近棉花价格上涨同比超过3成。此等事情最后惊动中央,派出大量人员调查,调查的结论是部分炒家故意炒作造成的,惩罚了部分相关企业。但是农产品价格上涨依然此起彼伏。而最近中央有关部门开始广泛的征求民间意见,寻求解决方法,不惜留下电话号码,可见中央政府已经相当重视。好像,农产品价格大幅暴涨已经成了难以理解和化解的难题。真有这样复杂吗?这些农产品暴涨,仅仅是少数人或企业有意炒作引起的吗?

  我从一个商人的角度分析一下。农产品价格暴涨背后的流程与真正原因:

  第一阶段 :某种产品出现供不应求,造成价格小幅上涨,经销该种产品各个环节因为库存而大幅盈利。

  比如 ,2006年的食用油,2007年的猪肉,2008年的海椒,2009年的玉米,2010年初的大蒜,绿豆,棉花。最初涨价都是因为供不应求。市场价格最初小幅上涨。很多商人最初赚钱,仅仅是因为正常的库存货物涨价,而产生的比较高的利润(相对于销售产品盈利)。而且在商业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因为正常的商业利润微乎其微,所以这种物价上涨产生的利润,让商业经营者喜出望外。

  第二阶段,经营该种种商品各个环节的商家,有意加大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商品的库存。

  因为在最初的商品涨价中尝到了甜头,而且正常商业利润越来越低。加大可能涨价商品的库存,变得非常划算,而且加大库存赚钱也不用那么幸苦。比如 当初很多食用油老板判断食用油价格会不断上涨,大量囤货。一年赚的比几年幸苦经营的利润高的多。

(这就是一个环节的问题,引起的蝴蝶效应。商业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导致价格的不正常波动。商人只不过是借势囤积居奇,好象任何人做商人,或者说多数商人都会这样做的。而且这种行为,也难于管理,只有靠市场的无形之手来自己调节。当确定供应减少后,囤积居奇就会成为必然发生的事情。这是因为首先有了一个供应紧张的原因。但象绿豆大蒜,完全是一些资金的恶意炒作,这些资金,很多都是从煤矿退出的资金,没有好的投资出路。)

  第三阶段:当出现某种产品供不应求的时候,上游经销商逐级向下传递产品供不应求的消息。加大和强化各个经销环节对产品涨价预期。造成大量中间商不断囤积该种产品。

  因为 第二 第三 阶段 所有环节有意加大库存。必定造成本来就供不应求的商品,被人为的大量积压和囤积,造成更加严重的的供不应求,最后推高物价。物价高涨又强化了他们的涨价预期,造成惜售,库存更大。不断恶性循环。

  供不应求----大量囤积----更加供不应求----物价大涨----上涨预期强化----继续加大囤积----供不应求更加严重----该商品不断上涨----更多人加入囤积 ---- 不断循环 最后让供不应求更加失衡。

  我一个做调料批发的朋友。他就告诉我,他随时准备了上百万资金。只要上游朋友告诉他什么产品今年减产,很可能要涨价。他随时可能大量囤积,他告诉我,他上次囤积绿豆一个月就赚了3万多。表情非常得意。

  第四阶段:主动出击,相互互通消息,在行业内部分析系列产品可能出现的供求变化,比如产品种植面积是否大量减少,天气,自然灾害等对产品的产量的影响。一旦分析得出,产品会出现供不应求,将会出现集体同时囤积货物。最后造成该产品市场供应大幅减少,产品价格快速,大幅上涨。所有人都大幅盈利。

  前面的囤积,主要是经营该种产品的商人,加大库存而已。其他行业的人,最初很少跨行囤积。社会其它资金还没有进入。

      (这里就是趋势的自我强化与自我推进)

  第五阶段:其它行业或社会闲散资金,进入囤积。以前专注某行生意的人,开始放弃自己的主业生意,成为职业炒作。社会各种资源进入炒作,农产品物价变化幅度和速度加快。

      (这里就是趋势的尾声,趋势扩散后,就不会持久,还会引起社会流通秩序的不稳定,引来管理层的干预。)


  因为物价波动中的赚钱效应,引起社会很多资金的关注。加上通胀预期和社会大量资金投资渠道匮乏,所以纷纷加入这种囤积和炒作。

  而很多从囤积涨价中尝到甜头的商家,在经营利润越来越低的情况下,必定会筹集更多资金加大囤积,甚至,放弃以前的经营,腾出所有的资金,投入他们认为高效的囤积和炒作中,最后成为职业炒家,而荒废了自己以前的经营。

  而这些人炒作的高利润,会吸引更多的人和资金进入。加大炒作的力量。

  所有这些必定会造成,囤积的数量大幅增加,引起更加严重的供不应求,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就更大,所以大家才会看到大蒜价格上涨100倍以上的奇迹。

  而这些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必定会在来年极大的提高生产者积极性。大幅提高该产品的产能。但是,到该产品上市季节,以前的囤积,开始大量去库存。但该农产品因为产量提高,加上库存抛售的双重压力下,形成严重供过于求,最后,该农产品价格快速大幅下跌,生产者最后只能亏本出售,生产者积极性被严重打击,这必将造成下一年该农产品耕种大幅减少,市场又出现新的供不应求,炒家的机会又到了。

  由于,消费者对通胀的担忧和物价上涨预期的加强,采取的部分囤积行为,必将造成市场需求同时的增加,加大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