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工程,不再是个传说


  近一年来,全国各地的早餐市场再度风起云涌。今年5月底,河南省政府召开"推进放心早餐工程现场会",再次向"早餐工程"发起冲击。虽然此次河南省"放心早餐工程"布局广战线长,但此举并不被业内人士看好,据调查,郑州市先后实施了五次早餐工程,基本都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不外乎投资企业亏损,政府扶持不力。

  事实上,早餐工程已经成为历史遗留问题。早在2002年,北京市就轰轰烈烈的实施过传说中的早餐工程,但是,经过5年的惨淡经营,终于以烂尾工程收场。去年,北京市商务委再次招标实施"早餐示范工程",力求解决市民长期以来难以吃上"放心早餐"的问题。各地政府屡败屡战确实勇气可嘉,可是,问题的症结不根除,"早餐工程"依然会成为传说。

  从历史的经验中我们看到,各地的早餐工程面临的困境其实是大同小异,比如早餐口味单一,比如早餐车没有路边摊便宜,比如每天销售量达不到预期,比如企业利润薄的可怜……归结为一个根本矛盾,就是市民不肯多花钱,企业不肯少赚钱,于是只好让政府来买单。

  解决这个矛盾,最好双向入手:对市民,要普及营养知识。显然大部分市民缺乏营养意识,每天满足于花一两块钱吃一碗牛肉面或是豆浆油条,如果让他们花五块钱吃顿营养早餐估计大多数人会嗤之以鼻,因为他们不了解,吃好比吃饱更重要,一顿营养搭配合理的早餐不仅使人一上午精力充沛,还能控制午餐的食量,有利于保持体型……人们只有真正意识到早餐的重要性,才可能接受早餐的价值以及价格。对企业,政府应该尽可能把一切措施落到实处。企业不是慈善机构,不盈利就如同犯罪。早餐工程本质上是为了解决市民吃早餐难的问题,那么理应作为一个大规模的公益项目来做,这其中的关系是企业协助政府而不是政府依靠企业。

  早餐工程怎样扩大规模,创造市场呢?其实,网络是个很好的平台。上网买早点,这听起来似乎有点悬,不过,实施起来也许并没有那么难。想想看,一个拥有唯一地址的网上早餐店,免去了抢占摊位的烦恼;由营养专家统一制定的早餐食谱和标准化的烹饪方法,既能满足口味需求又能满足营养需求;前一晚花上几分钟浏览食谱定制早餐,第二天只需要坐等早餐上门,何等方便高效,按需定制,还能减少浪费……更重要的是,网站作为一个信息发布平台,不仅可以订餐,还可以向访客传达相关信息,这是每天只忙于供餐的实体店铺做不到的。当然,线下实体店依然可以存在,处理订单以及配送方面也需要优化人员配置,毕竟一个小作坊是没有能力实现流程化管理的,要保质保量,还得靠政府。

  信息时代,与时俱进,早餐网络营销,有何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