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报导中石油集团首次被评为世界500强的第一位,随后还有中国工商银行排在500强的第四位,中国移动排在第十位,均创造了中国历史之最。
消息一经传出,国内舆论哗然,有人为之骄傲,称其为国力强盛的荣耀;有人嗤之以鼻,认为中石油是国有垄断企业,靠垄断资源、垄断市场,在政府庇护下做大的企业,成为500强也不值得沾沾自喜,反而要增加国内加快所有制改革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一、中石油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开采和加工企业。
这个企业创造的GDP大部分来自地下的原油,即为黑色财富。这种黑色财富是老祖宗留下的天然财富,中石油从地下开采成本很低,售价与国际接轨,可以卖到六、七十美元一桶。由此成为产值大户和利润大户,成为500强之首也就见怪不怪了。民众心中对此几分尴尬、几分无奈、几分欢喜、几分忧愁!现在已经到了该收资源税的时候了,届时才能看出中石油的真实经营水平。
二、中石油是在政府羽翼下成长起来的垄断企业。
我国目前对石油等能源产业还是实行国有官办的。在垄断的体制和机制下,企业可以一是低价垄断资源,二是垄断市场份额排斥竞争,三是垄断产品价格,四是形成高额垄断利润。垄断体制给中石油带来了快速扩张和暴富。这是进入500强之首的另一个原因。为此呼吁尽早落实国务院非公有经济新36条,让民营企业进入石油等能源领域,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里中石油才能在竞争中长大。
三、我国石油等资源性产品仍由政府定价。
中石油打着与世界接轨的牌子,多次敦促发改委调高油价。中石油从中获得更大的利润回报。对内搞高福利,对外搞大扩张。当国际油价上涨到80多美元时,发改委马上两次调高油价,而国际油价降至65美元时,国内油价迟迟不降,在群众的强烈呼吁下, 6月1日才开始小幅下降230元/吨。群众称其油价与世界接轨,涨价时接轨,降价时不接轨。油价涨幅大、降幅小。这种不公平的价格形成机制,有悖于市场经济理论,也是中国价格改革滞后的一大表现。6月1日油价下降的当天,我国天然气出厂价上调,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价由每千立方米由925元提高到1155元,每千立方米提高230元,提价幅度为24.9%,据测算,占国内天然气市场80%份额的中石油,仅在此项调价中获利超过184亿元。仅此一例可见中石油是如何暴涨暴富的了。中国资源性产品的市场化价格改革迟早要推开!
中石油是国企做大的典型代表,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成为世界500强之首,更多的是中国特色为其带来优势。中石油加快改革,将来有朝一日变成民营为主的股份制集团,凭公平竞争的本事,靠管理和科技创新的优势成为世界500强之首,那是才真正值得国人的庆贺!
从气价上涨看中石油为何成世界老大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