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功夫是怎么练出来的


学商贸英语的做客房,就无用武之地了么?

少林寺的功夫是怎么练出来的

 

昨天一名员工给我发邮件,说想月底辞职不干了,我给她回了邮件问是什么原因,她说大家干劲不如先前足,自己专业也用不上。

大家干劲不如先前足是实情,当初大家为了丢掉倒数的帽子,憋着一股劲干到了全国第三。现在是气也出了,奖金也拿了,干劲上倒松懈了不少。这是很正常的心理规律在作祟。同时分店最近在管理上又尝试些创新,好似活比以前更多了,于是上进心不强的员工在情绪上会产生些波动,这也是情理之中。什么都是有个过度的,这是又一轮的积淀,说得冠冕堂皇点是为了厚积薄发,说得残酷点是大浪淘沙。

至于专业用不上,那就是个人的原因了,没有用不上的专业,就看你想不想用。当初让这名员工做客房,只是为了历练她一下,并不打算让她长期做客房。同时要历练的还有另外一位,现在另外一位这三四个月每天都非常努力,自然各方面做得好过她,而且成为分店近期换岗轮训的主要培养对象。或许这也是造成她心理落差的一个原因。到了这个阶段,是需要点拨一下了,于是今天上午我查房的时候查到她负责的楼层时和她聊了会。

让她吃惊的是,她感觉我好似平时不怎么关注她,但她在店内所做的事情我都知道,包括她扎垃圾袋的口是怎么系的。这让她诧异,我不仅对她,对分店的其他人员也是了如指掌。

聊,自然不是鼓励,不是挽留,而是给她点破一层窗户纸。聊的切入点当然是从很小很小的事入手,我先和她聊的是袋子,聊完了一个袋子又聊起了另一个袋子,而且越聊袋子越埋汰,但她好似越听越有味。

第一个聊的袋子,是封包袋,我从她做的房间里顺手拿了2个,当然一个里面封着面巾,一个里面封着浴巾。我让她看有什么问题。她说封包前浴巾叠的不对。Ok,这说明封包工作没有按照工作流程来做对不对,摆上去就不那么整齐美观,你看封包的口你知道都朝里面放,就是为了更美观,但是里面的浴巾没叠对,内里的工作没做好,表面的工作你做得再好也是事倍功半。既然你知道将封包口都朝内放,那么在往袋子里叠放时,浴巾的叠法和面巾的叠法有什么关联……这要不要强化工作流程,这你自己能做到么?你做到了,你能保证其他人能做到么?这是不是管理,你以为把你放客房就是让你让你打扫房间的?

第二个聊的袋子,是垃圾袋。我直接指着她布草车一头的黑大垃圾袋内的小垃圾袋就冒出一堆要问的问题:一个黑大垃圾袋平时大概能装多少装有垃圾的小白垃圾袋?黑大垃圾袋怎样才能装更多小垃圾袋而不破袋?你发现哪个楼长的垃圾袋很少破袋?平时打扫公区的时候是不是有发现被大黑垃圾袋遗漏造成的二次污渍?大黑垃圾袋怎么系可以避免垃圾放到后院后不容易被猫挠开?除了夜保加强巡视外,如何减少拾荒人半夜翻垃圾袋并弄得满院都是的行为?……当然这些冒出来的问题我没有一一去问,只是挑了两个,点到为止。

就要和她结束这次聊天时,我说我刚才说的问题你准备自己做到了做好了再和大家分享,还是空闲的时候和客房主管说下或是明天早会时你出面强调?然后就下楼了。

下楼的时候,我脑子里不时冒出以前看过的电影,和少林功夫有关的,一个是扫地的;一个是做饭的(吊挂在梁上头朝下,用木棒搅动能煮够1000人食用的米饭的锅);还有一个就是搭棚子的。至于他们的功夫如何,我想大家多是看过这样的电影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胜枚举的,就不用我赘述了。

心到了,处处皆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