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供《安徽商报》
谢谢钱红丽约稿,让我能有机会盘点一下,看看自己过去几个月的读书功课做得怎样。不过我很内疚,用我读过的书来作为2010年上半年的图书盘点,这实在太自不量力了,希望读者千万擦亮眼睛,不要以为上半年就这么些书可读。下面这些书目的来源,一部分是我给新浪中国好书榜当评委选书时读的,每月都要排一个榜,颇读了一些杂书,另一部分是给报纸写的一个读书专栏,每周推荐一些有趣的书,剩下一些是查漏补缺。
当然跟我的读书视野有关系,下面的书单里,一些名字是必须有的,如李零、杨奎松、杨天石、张鸣、易中天、李敬泽、余世存等。易中天的书我很喜欢,这没啥不好意思说,俏皮幽默,道理讲的明白,《他山之石》用的尤其是我很喜欢的对话体。这几位作者有一个共同点,说理说的清,文字特别好。特别是李零余世存,堪称美文,非常可贵。还有几位的,王得后、智效民,是我很敬重的学者,他们与上面几位不太一样,就是低调,非常低调,但是有学问,写东西有干货。
熊培云兄的《重新发现社会》是一个发现,他原来是《南风窗》驻欧洲记者,顺道在欧洲上了学,回来后当起了专栏作家,现在南开大学教书,同时给报纸写专栏。他的路径,是我这样的报人的理想之路,但我远远做不到他的努力,他的读书速度我完全做不到,我怕闪了自己的眼球。
井上靖的《孔子》是我的大爱。
有几本书我还没看过,就很热烈地推荐了,这是不是有违职业道德呢?我认为不是。我一直想开一个专栏,如果有人敢约的话,叫“其实没读书”,有些书看看书名,目录,闻闻书皮,摸摸作者名字,就知道书写的是什么东西,大概怎么个水准,是否值得向读者推荐。烂书这么多,如果是书都读完,我们的青春将充斥废品。有些书要用眼睛去看,有些书也可以用鼻子去读。
《重新发现社会》
作者:熊培云
出版:新星出版社
时间:2010年1月
今年年上半年最重要的书籍之一,也将成为2009年各类媒体好书榜的常客。熊培云在思想领域不断掘进,以敏锐的记者、时评人,开始建构自己的思想体系,成为有创见思想学者。2009年有《常识》,2010年有《重新发现社会》,他们所达到的,是评论人的理想归宿。
《孔子》
作者:井上靖
出版: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时间:2010年1月
这本书是我一直想推荐的,与国内学者对孔子要么全盘打倒,要么“批判地继承”不同,井上靖对孔子情深意长,这本书告诉我们,什么叫同情的理解,什么叫温情的敬意。井上靖的描写,最接近我对孔夫子的想象,他一定就是那么牛逼。你也可以把它当成宗教书来读。
《鲁迅与孔子》
作者:王得后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时间:2010年1月
得后老师系北师大教授,我家贤妻是北师大学生,老先生每次来信,必在末尾恭恭敬敬地附上一句“代问学姐好”。我曾在鲁迅逝世70周年写过一篇“与鲁迅的虚拟对话”,害得报纸销毁,损失惨重,得后老师还专门电话道贺。得后老师让鲁迅穿越时空夜访孔子,莫不成是受晚生启发?嘿嘿,玩笑。
《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
作者:郑永年
出版:浙江人民出版社
时间:2010年1月
在海外中文网站,联合早报网可能最受欢迎,里面有个郑永年专栏我每篇必看。《参考消息》从不爱捧角,但该报常常大半个版推出“郑永年文章”,郑老师在文章里左顾右盼,东张西望,得寸进尺,小超前而不逾矩,知天命而不激愤,深受我辈敬佩。
《在中国城市中争取公民权》
作者:苏黛瑞
出版:浙江人民出版社
时间:2010年1月
随着富士康员工跳楼和各地企业罢工的此起彼伏,这本书越发显出它沉重的价值。作者详细调查了中国流动人口的困境,政府对他们的态度,还记录了中国的新一代农村移民正在进行的争取公民权的斗争。
《吴敬琏传》
作者:吴晓波
出版:中信出版社
时间:2010年1月
吴晓波是最优秀的财经作家,这一点是业界公认的,但吴老师这次栽了,栽在他最敬仰的人面前。抄袭的说法我完全不同意,但面对吴敬琏,吴晓波显然太想写好了,让吴老师开心一下。在这本书里,一句对吴敬琏不敬的话都看不到。现在我知道了,给活人写传,有多么不容易。
《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
作者:瘦驼等。
出版:科学松鼠会图书
2010年2月
对于科学松鼠会的书,你永远不敢给他们靠后的位置,因为那帮年轻人太厉害了。这是一本讲述动植物的科普,大笑是检验有趣的唯一标准。我斗胆把科普也列入了生活榜。尤其这本书里有我最热爱的科普作家瘦驼,更尤其我曾亲自编发过瘦驼的不朽杰作《网络神兽的现实生活》,我已经为此骄傲了好几年。这本书还让我想起钱烈宪要发炎,他对此书应该亦有重要贡献。
《话题2009》
主编:杨早、萨支山
出版:三联书店
时间:2010年2月
“话题”之中,我最喜欢的是对话环节。就一个话题,几个人开始漫谈,从事件背景,到相关事件,到历史梳理,再到文化心理,看似随意,实如剥笋,一层层深入,直至下潜到大众开始陌生的领域,共同反省,共同思考,这样的方式,确保了他们比媒体的盘点更深入,进入经典层面,从而完成了“史的书记员”这一使命。同时也与快照抓拍式记录彻底划清了界限。平静的对话,严肃的探讨,本分的记录,是“话题”系列对于当下的最大价值。
《革命年代》
作者:高华
出版:广东人民出版社
时间:2010年2月
亲爱的,我愿意和你打个赌,这本书将霸占2010年一半以上媒体年度图书榜的榜单。判断一份媒体是否情怀,是否还有激情,看看《革命年代》有没有上他们的年度图书榜就知道了。高华老师,还写过一本《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
《唯一的规则》
作者:李零
出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时间:2010年3月
李零老师这本书还没看,但李零的书每本都要推荐,必须的,这叫人品积累。
《蔡澜常去食肆160间》
作者:蔡澜
出版: 山东画报出版社
时间:2010年3月
香江四大才子中,最佩服金庸,最喜欢黄沾,最亲近倪匡,最羡慕蔡澜。蔡澜是最有品位的香港人,这本书他对自己常去的160家餐厅饭馆的记录,局长有性爱日记,蔡澜有美食日记,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好东西。把最高级美食家的书放在首位,方能彰显生活书榜的生活真谛。
《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
作者:张悟本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时间:2010年3月
上半年,这本书折腾起的风云,让所有的书籍望其项背。图书策划人是贺雄飞。这个张悟本,眼看他吹牛逼,眼看他卖疯了,眼看他成大师,眼看他楼塌了。几个月时间,让我们目睹了一个群众性癫狂从兴起到破灭的全过程,可以作为时代的标本。注明一下:我绝对不推荐您看,但上半年又绕不过它。
《小春秋》
作者:李敬泽
出版:新星出版社
时间:2010年4月
《小春秋》当然写的不错,李敬泽读《春秋》系列当然值得期待。但《小春秋》的腰封上悍然写着:告别百家讲坛式戏说,开启国学新实力阅读。新生代文学教父李敬泽......胡兰成之后最有味道的文字。扑哧!李敬泽啊李敬泽,你也有今天,今天让你领教一下什么叫“腰刑”!
《四手联弹》
作者:章诒和 贺卫方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时间:2010年4月
有些书出名,是因为内容很牛,有些是因为作者很牛,有些是因为书背后的故事很牛。《四手联弹》的出场阵容足够豪华,而它背后的故事更是不凡。一个被“流放”到边疆的自由知识分子,一个与之心心相惜的著名作家,两人在边疆一道游历,像不像梁羽生笔下的草原英雄传?
《兰德里校园报》
作 者: (美)克莱门斯 著,黄少甫 译
出版:天津教育出版社
时间:2010年2月
五年级小女生卡拉创办了一份《兰德里校园报》,在班级和学校引起了风波。我发现校长总是坏的,呵呵。本书不仅教小学生怎样冲破封锁办报,也普及了“言论自由”的理念。有宣传语说作者是“美国的杨红樱”,别这么猥琐好吧。
《蔡澜常去食肆160间》
作者: 蔡澜 著
出 版 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时间:2010年3月
这本书是蔡澜对自己常去的160家餐厅饭馆的记录,局长有性爱日记,蔡澜有美食日记,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好东西。
《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
作者:瘦驼等。科学松鼠会图书
时间:2010年3月
对于科学松鼠会的书,你永远不敢给他们靠后的位置,因为那帮年轻人太厉害了。这是一本讲述动植物的科普,大笑是检验有趣的唯一标准。这本书里有瘦驼的不朽杰作《网络神兽的现实生活》。
《秀场后台》
作者: 孟静
出版:三联书店
娱乐江湖曾经有“南袁北孟”之说,袁为袁蕾,北为孟静,可惜近年被“第一狗仔”卓伟抢去了风头。这三位都为我所深爱。卓伟车震着娱乐界的肉身,孟静描摹着娱乐界的灵魂。
《中国男》
作 者: 余世存 著
出 版 社: 九州出版社
时间:2010年4月
很喜欢余世存,我一直很不负责任地认为,余世存是中国文字最好的学者。不仅文字好,而且情怀大,《非常道》让人读来泪下不已。这本《中国男》,讲了中国最优秀的一群爷们,比如宋教仁、张思之。
《香港电影演义》
作者:魏君子
出版: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年4月
人一旦有了绰号,行走江湖就会威武些,如魏君子绰号叫“港片人肉搜索引擎”,这样头号港片二道贩子的地位就确立了。多年前珍藏过一个网帖,“港台三级片阅读指南”,那是我的大爱,不知是不是魏君子搞的,善莫大焉。
《国画》
作者:王跃文
出版: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时间:2010年4月
有些书禁不禁都经典,有些书被禁才成为经典,起码《国画》就是。比它好的官场小说多了,但它就可以吹牛逼,哥哥可是被禁过的。要不是被禁,我现在哪还记得《遗情书》。现在人家又重版了,看在双丰收的份上,王跃文得先感谢国家。
《过得去》
作者:杨葵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时间:2010年4月
杨葵是京城文化圈子里的达人,说起来他应该算“文二代”,在各类文化大院见人就叫叔叔阿姨。他近年最光荣的是忽悠巨资盖了一座庙。《过得去》是本好书,看掌故看名人看编辑心得都合适。
《我等不到了》
作者:余秋雨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时间:2010年4月
前些日子日网上疯传余秋雨去世,现在我知道“被去世”的出处了,他老人家4月份出了这本书,咳,瞧这倒霉名字起的。
《胡适和他的朋友们》
作者:智效民
出版:世界知识出版社
时间:2010年4月
智效民是民国研究界的“山药蛋派”,原来还有谢泳在寂寞山西,共享学术苦旅,后来谢老师也远走厦门了。有多么朴实的学者,就有多么朴实的书名。不管天下英雄如何新招辈出,智老师如聚贤庄的乔峰,只用一套太祖长拳。
《北洋裂变 军阀与五四》
作者:张鸣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时间:2010年5月
张鸣老师得出的核心结论是,北洋是个好政府。不信你看看五四运动的过程就知道了,闹事的学生在哪个时代能得到在北洋那样宽厚的待遇?
《书生傻气》
作者:易中天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时间:2010年5月
百家讲坛这一段经历,易中天有得有失。在成为一个文化明星之后,他已很难再成为一个一流的学者。学者需要学术共同体的认定,一个买得起别墅的学者,可能就自绝于那个圈子了。平心而论,《我山之石》是本有价值的好书,《书生傻气》也显示了很不错的文字,但他们已经不会被认真对待了。
《俗话说》
作者:东东枪
出版:新星出版社
时间:2010年5月
一个老派的80后,一个黑带级相声爱好者,一个囤积居奇的段子批发商。东东枪的幽默感令很多人佩服,但更牛一级的是,你能从他的不少段子里读出两个字:苍凉。苍凉凉凉凉,东东枪,东东枪.......
《中间地带的革命》
作者:杨奎松
出版:山西人民出版社
时间:2010年5月
在史学界,茅海建和杨奎松是两个令人敬重的名字。茅海建被公认为最杰出又最低调的史学家,至今没见他接受过一次采访。杨奎松在党史领域研究的深度,已经超过了所有的同路人。《中间地带的革命》是一本再版书,但增补之大,也算新书了。
《找寻真正的蒋介石2》
作者:杨天石
出版:华文出版社
时间:2010年6月
杨天石在这本新书里踢出了一些很重要的历史问题,如“论持久战”的思想是谁最先提出来的?蒋介石到底有没有和日本暗中媾和?蒋介石如何支持韩国独立自由的?这本书的出版,又会让某些人火冒三丈了,对杨老师新一轮的讨伐又会开始么?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