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想讲学生时代的三个困惑。
一是立志高些,还是低些?
二是知识博些,还是专些?
三是为人真些,还是假些?
这些问题抽象吗?不。每个走向社会的人都应该认真对待。
第一个问题:立志高些,还是低些?
中国人一直讲青年要志存高远。本来没有问题的。但现在问题出现了:学习不上去,工作找不到,恋爱谈不成,论文通不过。一年级的志气,到四年级消磨怠尽。所 以今天的学生我看有三个特征:一是聪明,二是现实,三是紧张。聪明是应该的,生活条件好,教育投入多嘛。现实呢,本来是好事,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但现在 的“现实”就变样了:交往变了,有益处就行。学习变了,及格就行。谈恋爱变了,找有条件的。这种现实法,就不可能有高的志向了。
可是为什么中国文化强调青年要志存高远?原来我们找到了一个规律:叫做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原来,志向有100米高,人生能实现50 米。志向50米,最后能实现是的20米。可现在的学生志向有多高?大约3米。
其中一米是有一份工作。另一米是有一幢房子。还有一米是有一位妻子。这3米的志向下,还挺紧张。怕实现不了。说工作难找啊,房子多贵啊,恋 爱多难啊。所以凡3米的志向,又只能实现1.5米。想想那苦命的父母,把儿女养到这个大,就只能这点指望啊?
布什总统在就职演说上有一句话:不要追求能力所能胜任的工作,而要追求工作所能胜任的能力。超边际营销中有一个原理:力所能尽只得小功,势所能尽才有大 成。
为了自己的一生,重新回归青春,将志向定得再高一些吧。
高志向有很多现实的意义。让你学习进步。让你遇事不慌。让你对女朋友充满自信。当志向真的印入心灵,它的现实就真的可以预期了。
有没有志向是很容易看出来的。看他的选择。如工作,选一个被选中的,还是争取到自己看中的?如找对象。女生说,他没有钱,今后的日子怎么过?他在农村,今 后的负担那么大!好未想过,今天的这个穷光蛋五年后可能是千万富翁呢。今天的貌不惊人的他,几年后可能大堆美女都都找他哟。(男同学们,不来点掌声吗?) 我也要为女同学说一句。你认为女生不飘亮就不想追了?想过三年后她会变得风姿绰约,美丽动人吗?她也许只是不屑于涂脂抹粉。何况,真正吸引人的是内在的气 质和可人的性情。当你带着外型一般的女友在他人面前做过。请你这样想:我的女友,好的美丽不是凡夫俗子所能发现的!是的,这才是有志向的人。
但志向高,不是头昂得高。高姿态做人,低姿态做事。能力是做成事的能力,知识是做成事的知识,水平是做成事的水平。一定要实际地认真地做事。当一个人内心 存志时,你的精神光辉是掩盖不住的。反之,即使包装再好,还是庸人一个。
第二个问题,知识是博些,还是专些?
这比第一个问题更难回答。表面上看,博更有魅力。如钱钟书,如杜威,如康熙,如毛泽东。也有低一层面,同样很博的。如我的一位博士后朋友,如我自己。但博 有一定的问题,会消耗自己大量的精力而不太容易有所创新。专呢?是容易成功的一条路。投入方向集中,容易出成果,容易得到承认。如那个发明万用尺的学生, 如陈景润,如袁隆平。到底如何选?其实各人的性情不同,是不一样的。创新型的人,博的多,专注型的,专得多。这是由内部因素考量,如果从外部价值看。管人 事者应博一点,管物事者应专一点。
如果想做管理者,博一点好。如心理学、行为学、市场学、社会学等。如果想和物打交道,专一点好。财务和医学不是和人打交道吗?不是,其研究对象是价值 (钱)的流转或病茵的生灭。
在学校,有让自己博的条件。图书馆和网络。但博有两种,一种是墓容家的博。一种是扫地僧的博。当然后者的境界更高。上课,也是,引经据典的博和自成经典的 博。
在学业上有一条捷径:就是投名师。事半功倍。如果没有,只有自己读书。我就是后一条道,更艰辛。如人人皆师,处处皆师。
改变学习的方法,以记为基,悟为要,通为上。一位科学家说:看人打架也有助于发明创造。我在后山登紫金山,悟出一套项目管理的课程。下围棋要总结出 意义:大小、先后、死活。打麻将要发现其内涵:博奕中体现不确定性及决断力。食堂里乱想出其原由,布告栏也要看出商机。
博和专,都有高和低的层次。到最高处,两者相通。
所以不要困惑于这一问题,在高校的阶段,这还是一个假问题。因为你为实在谈不上博,也实在谈不上专。你要关注的是:你要把信息变成知识,把知识变成 学问,把学问变成能力,把能力变成成绩。
第三个问题:为人真些,还是假些?
为什么这作为一个问题呢?因为现实中真的有了困惑。你想不到为什么那么好的朋友会欺骗你。你也不知道原来招聘你的公司是假注册的。你也想不到有些同学的成 绩竟然是和老师走关系后才提高的。唉。这世界,人人必须作假吗?卖房子的说:只存10套了,卖衣服的说,打对拆卖了。真的处处是欺诈吗?
各位:你只要想一下。如果到处是假,那么什么最值钱?真。你愿意做到处都有的不值钱的还是难得一见的很珍贵的?谈恋爱时,对方喜欢你的假? 应聘时,老板喜欢你的假?交货时,对方愿意你给你的是假。处处不喜欢假。所以别做处处不喜欢的人。
假的能成功吗?不会。不假就一定能成功吗?未必。所以要真,但不要笨。真要合时,如天热了不要卖手套。在大学里,不要卖菜。所以真不是要不要,而 是好不好?有的真不好,因为他无效,要讨好女朋友,明明好不渴,偏要买水给好。有的真不好,因为他伤害人感情,破坏局面。如所谓实话实说。所以:本事是将 能力发挥有他人能接受。
这是为人之道。以真作内核,但处之有道有术。中国文化最重道术。青年的时候,喜欢非此即彼。这不好吗?人生简单些多好。不对,人类这么多人,环境又不理 想,当然要演变出极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中的人当然更是精巧而复杂的。情感、理智、行为,那能那么单一?各位,复杂是美丽的,当我们坚持真的时候,应该找 到更适合自己表达真的方式。
我的建议是:要用心地表述自己的真,要持让人愉快的真,要奉献有益于社会的真。
作者: 卜安洵 中国制造业企业管理专家、大任咨询首席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