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新生产基地动工建设 汽车产能谜局再现


    据不完全统计,12家主流车企2015年规划产能将超过3000万辆。伴随着众多新汽车生产基地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工建设,生产出3000万辆甚至是3500万辆以上都不是问题。但汽车产能是否过剩,却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年产汽车30万辆 长安新微车基地落户合肥

    6月28日,长安汽车集团在合肥举行了合肥生产基地的项目签约仪式。根据协议,长安汽车集团将投资30亿元,在合肥高新区新建一个长安微车生产基地,年产汽车30万辆,计划今年开工,2011年建成投产。

    北汽30万辆乘用车基地7月底开建

    北汽今年最重要的项目——自主品牌乘用车基地项目已经落户顺义区,未来3年将形成30万辆自主品牌乘用车的生产基地。

  据了解,北汽自主品牌基地项目将在今年7月底开工,该项目总投资42亿元,拟建设包括四大工艺的中高端自主品牌乘用车基地,形成自主品牌乘用车研发和制造体系。

    五菱青岛基地扩产 产能提升至51万辆

  6月3日,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基地启动整车产能二期扩建项目。据悉,2011年底扩建完成后,青岛基地的整车年生产能力将由目前的30万辆提升至51万辆。

  作为在微车市场占据领先地位的汽车生产企业,上汽通用五菱拥有柳州与青岛两大生产制造基地。
 
    长城天津基地追加30万辆产能 2015年投产

    6月底从长城汽车获悉,去年已开工的长城天津生产基地将追加30万辆的乘用车产能。目前长城已与天津市政府签署了相关协议。新增产能将主要生产长城哈弗H6、腾翼C35、C50等B级轿车和高端SUV车型。
 
  据了解,此次新增的30万辆乘用车产能将于2013年开始建设,计划于2015年建成投产。长城汽车相关负责人透露,长城每年的汽车出口量占到总销量的35%,长城选择天津建厂主要是看中了其港口优势,初定在天津新基地生产的车型为明年上市的中高端乘用车,因考虑到物流成本优势,长城主攻出口市场的车型将有望移师天津基地生产。

  今年年初长城汽车发布计划,2015年长城汽车的产能将达200万辆,天津基地整车产能将达100万辆~120万辆,即到2015年长城汽车近一半的车型将在天津生产。
 
    年产整车30万辆 福田全球最大轻卡基地在潍坊动工

    6月8日,年产整车30万辆的福田汽车潍坊汽车厂破土动工。这个新厂将与福田诸城汽车厂、诸城奥铃汽车厂构成福田山东基地的“三驾马车”。潍坊不仅将成为福田汽车最大的出口基地,还将成为山东最大的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轻卡研发生产基地。

  福田潍坊汽车厂选址于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用地面积约2000亩、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规划年标准产能为整车30万辆、模具60万工时、关键汽车冲压件300万件,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整车的30%。该项目规划总投资为45亿元,计划分两期建设到位,其中一期(2010年9月——2011年12月)建设10万辆/年的生产能力,满足风景和时代驭菱的生产,总投资约15亿元;二期(2012年3月——2013年4月)再建设20万辆/年的生产能力,满足小型MPV的生产,总投资约30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年实现销售收入345亿元、利润17亿元。

    20万辆微车+8万辆轻卡 奇瑞今年第三个生产基地在开封动工建设

  备受关注的奇瑞新生产基地5月份在河南开封正式开工建设,这里将成为奇瑞微车开瑞的新生产基地,开封项目计划年产20万辆微车和8万辆轻卡,预计到明年2月底建成投产。包括农机和汽车零部件在内的整个开封项目,奇瑞投资近100亿元。

    这是奇瑞汽车在进入2010年后开工建设的第三个生产基地。今年年初,位于芜湖总投资达100多亿元的奇瑞北区综合生产基地开工建设。今年3月,奇瑞汽车大连分公司一期工程轿车生产线项目在大连保税区开工建设。进入5月份,鄂尔多斯基地也开始建设。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奇瑞在生产基地建设方面的投资达230亿元以上。

    2015年规划产能超3000万辆 如何消化成谜

    2015年,中国汽车的产能将迅速扩充。部分厂家已经率先披露了“十二五”计划:江淮要从去年的32万辆左右增长到2015年的150万辆,长城汽车更激进,要从现在不到23万辆增长到180万辆。据初步计算,仅去年国内排名前十汽车大集团: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北汽、广汽、奇瑞、比亚迪、华晨、吉利,再加上江淮汽车和长城汽车,这12家汽车集团2009年占据国内汽车总销量的九成以上,而到了“十二五”规划最后一年的2015年,这12家初步规划的产能在3250万辆左右,几乎是现在全球汽车一年总销量6000万~7000万辆的一半。

  美国在2000年新车市场创下了1740万辆的新纪录,此后再也没有达到这种水平了,和数十年前相比,越来越多的美国人生活在城市,不少年轻人放弃买车想法,甚至不打算考驾照。有专家认为,综合这些因素,美国汽车销量可能再也无法回复至1999年至2007年间年销量1700万辆左右的水平。看来,2000万辆对美国是个坎了;整个欧洲的面积与中国类似,但其最高纪录也和美国差不多。这似乎也表明,2000万辆是个难以突破的“产能天花板”。

  产能过剩年年说,但市场似乎并没有出问题。“产能并不是问题,我们已经具备了生产150万辆规模的资源。”在日前的一次媒体交流会上,江淮汽车高管左延安表示。尽管在去年江淮实现了32万辆左右销量,但已经开始为150万辆的规模做准备了。据悉,江淮轿车双班倒可以实现40万辆的产能,多功能车(MPV、SUV)双班倒可达到20万辆的产能,再加上商用车,现有的产能就直奔100万辆大关了。

  江淮汽车的例子正表明,作为大工业化生产的行业,汽车的产能具有很大的弹性,仅双班倒就可产量翻番,按照现有的扩建势头,中国车产能不要说是3000万辆,即使是5000万辆也不是什么问题,也就是十大汽车集团每个平分500万辆左右,但市场能消化那么多吗?如果中国一年真是销售了3000万辆以上的车,肯定道路堵得一塌糊涂。产值如此巨大的产业过剩,后果将是可怕的浪费!
 
作者:搜狐汽车评论员 郑雪芹
 
授权状态:本文作者授权搜狐网独家刊载此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