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大学生写作的种种障碍(1)


1、应试教育后的写作能力畸形发展

——难以解决的客观问题:71个专业除汉语言文学专业之外,都没有开设专门学习写作的课程,众多大学生的写作基础就是应试教育、高考复习那一点东西,到大学就几乎没有写作方面的学习和训练,每个学生只选择自己所能驾驭的一种或两种文体,或记叙或议论地突击练习(单纯的表达有表露),而对其他众多方面的写作置之不理,因此写作能力畸形发展。应试写作强调个性,强调文采,强调新颖生动,不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仅仅停留在对社会表象的描述上,或是对别人已已有的思想进行例证和阐述,无法做一个深刻的思考者。特别是话题作文之后,学生的思维出现了低幼化趋势,争写记叙文以博取高分。这种应试训练的结果,使学生除了会写几篇风花雪月的文章之外(大部分学生连这类文章也写不好),对现实生活中需要的写作大都一窍不通。进入大学后,面对社会活动需要写作时,就陷入尴尬境地:常常把个人简历、学习计划、评学总结、求职信、读书报告、研究报告、辩论词、新闻稿件、学术论文、文艺鉴赏等前面提到的大学实用文章写成个人意味浓厚的情绪性的个人抒发。这样的写作能力很难适应社会需求。

这就是我所说的难以解决的客观问题。大学生进入大学前,写作底气不足,就偏颇,进大学后,没有这种课程的压力,没有人逼着你写作,自己又不主动、不自觉,于是写作状态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