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维:央企拿地是吐血不得误伤房市调控措施(地产评论


 

洪维:央企拿地是吐血不得误伤房市调控措施(地产评论)

 

洪维

 

5月24日,北京推出的4块非住宅类用地因无人报价,最终全部流拍。6月住宅用地仅成交了一块,商住用地成交了两块。按照北京市国土局的计划,希望在上半年完成全年供地计划的70%。然而实际上,截至6月份,北京成交住宅类土地面积410.25公顷,仅占2010全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中住宅供地量的16.4%。

除了北京,数据显示,广州、上海、深圳等城市也遇到了“卖地难”。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广州预计推出650万平方米的土地供应,其中商品住宅用地500万平方米,但实际上上半年成交的只有32万平方米,仅完成计划的6%。此外,上半年上海商品住宅用地成交仅完成了计划的38%,深圳的住宅土地实际成交也仅完成了计划的14%。这与2009年京沪超额完成土地成交任务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7月份前后,一直平淡的土地市场开始活跃。而这一次,又是国企担纲“主角”。6月29日,新政后广州首宗住宅用地出让现场,中国铁建旗下的中国铁建地产以近13亿元的价格拿下芳村高尔夫球场两块地,其中一块溢价率高达123%。仅一天之后,中国铁建地产又在天津以总计40.323亿元的总价,将天津河北区金钟河大街北侧1号、3号、5号地块全部收入囊中。这对于中国铁建地产来说,无疑是一次大手笔。公开资料显示,截至去年,旗下的项目不过11个,在整个房地产火热的2009年,中铁建都没能新增一个项目。此外,7月1日,刚刚经历了东部华侨城大峡谷事故的华侨城地产,则一鼓作气在天津斩获14幅地块,总地价为37亿元。首开股份、招商地产等老牌国字头房企在这一波“拿地热”中也都有所斩获。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严重性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都超过了预期,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增多。数据显示,我国6月份PMI指数为52.4,环比回落1.8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下滑。此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央企利润及各主要行业的产销量,自4月以来增速均出现下降。中国的房地产业带动着相关56个上下游行业,房地产持续2个多月保持非常低的成交量,这对于国内经济的影响很大。各地土地交易不活跃,也使地方债务问题凸显,金融机构的风险迅速增加。

国务院在6月底连续两天召开经济形势研讨会,为下半年的宏观调控定调。这也意味着,决策层出于对目前经济指标下滑的担忧,以信贷紧缩为标志的实际从紧政策将告一段落。消息称,一方面,作为央企有责任在关键时刻带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下半年稍微宽松的政策环境也将给央企加速扩张“兜底”。

传说国资委近期通过约谈等方式授意房地产央企下半年在各自专注的领域加速扩张,这与此前国资委要求央企开发商“不能拿地王”的表态已不尽相同。在本轮的楼市调控中,土地市场成为调控重心,国家多个部委多次表示要通过加大土地供应来调控房价。国土资源部公布的住宅用地供应计划显示,2010年全国住宅用地供应18.5万公顷,同比增加约140%。

但供应量的加大并未得到开发商的积极响应。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信息中心监测显示,2010年上半年,全国103个城市累计供应住宅用地20335.8万平方米,仅完成了全年计划的11%。

中央房市调控的不放松,也与不久前的一次讲话相对应,即中央调控面对房市各种问题决不罢手。而6月底,中央高层委托有关机构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进行楼市调研,并且征求民间研究机构意见,以此更真实地了解目前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带来的影响,防止楼市调控对经济造成误伤的真实含意是,央企拿地是隐性的另一只手调控房市,宁愿吐血不得误伤房市调控措施,排除各种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