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普遍担心全球经济将再次放缓之时,中国的出口却在上月又一次呈现同比大幅增长。不过,相关数据也会让人们重新关注起一个问题,即人民币目前是否仍被低估。
6月份,中国出口同比增长44%。它也借此在5月份取得195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后,在6月份又取得200亿美元的巨额月度贸易顺差——这两个数据可能表明,中国的对外盈余在今年下半年可能会再次激增。
中国央行6月19日宣布,将放弃已实施近两年之久的人民币盯住美元政策。自那以后,人民币兑美元已累计升值0.77%。奥巴马(Obama)政府对此的回应是,避免在上周的一份报告中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但该报告同时也表示,人民币“仍被低估”。
近几周来,投资者一直对全球增长放缓予以密切关注。但中国6月份的数据并未呈现出人们预期中的放缓迹象:其对欧洲的出口同比增长43%,高于预期;对美国的出口同比增长44%。以美元计,中国出口值从5月份的1317.6亿美元增长至6月份的1373.9亿美元。
Stone & McCarthy驻北京经济学家汤姆•奥尔利克(Tom Orlik)说:“中国的贸易账户仍在不断膨胀。贸易顺差的再度增长,无疑将支持让人民币快速升值的论点。”
6月份,钢材出口较前一个月又增长了14%,至560万吨——尽管中国政府曾在6月底宣布,将取消部分钢材和有色金属加工材的出口退税。钢铁业是政治上最敏感的行业之一。
6月份,中国进口同比增长34.1%,低于5月份48.3%的增幅。这可能表明,为房地产市场降温的相关措施正对中国的投资产生影响。
中国上周末公布的其它数据,则揭示出更多国内经济减速的迹象,其中包括:衡量货币供应量的M2指标,在6月份的同比增速降至18.5%,低于5月份的21%和去年11月的29.7%。
今年二季度,中国的外汇储备仅增长71亿美元,至2.454万亿美元,增幅相对较低——相比之下,外汇储备去年全年增长了4530亿美元。
外汇储备相对较低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中国所持欧元资产的美元价值大幅下降。不过,经济学家们表示,它可能也反映出,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逐渐消退,中国在二季度出现了显著的资本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