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五十九章-欲望的节制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深其根固其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 

  在老子心中,欲望之源是:文字、技巧、发明、智慧、知识、权利、财富等。消除和减少欲望的基本原则是“啬”的运用。“啬”,爱也,在此可以引申为爱惜、节制、节省或收藏。不断的积德就什么都可以战胜,什么都可以战胜就是无法估计他的力量。无法估计他的力量,就可以担当治理国家的重任。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法则,就可以长治久安。这就叫做根深蒂固,是与世长存的大道。

  把“啬”的特质作为国家的根本,国家或个人从“啬”做起,逐渐扩大为重积德,无不克,莫知其极,就等于为国家或个人逐步建立了牢固的基础。

  有识之士,不当守财奴,不把金钱作为自己追求的终极目标,这就是“啬”,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智慧。

  对于一个对待自己能够做到节俭和吝啬的人,我们可以确认,即使他还没有彻底的消除欲望,也已经把欲望减少到一定程度了;极端节俭的人(当然并不是财迷)固然不必断绝七情六欲,却必然是个有欲望而知道收敛的人,他们对于地位、名声、权力、金钱、财货及女色等,并不狂热,他们由此为自己做人及成功建立了牢固的基础,自然不会有什么危害了。

  词义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早服:治人,对普通人来讲,治人是对待人、与人相处。老子所言是面向当政者的,治人是管理人。天,在这里代表自然。事天,对待天,因应自然,与天地相处。啬,本意指小气,吝啬,爱惜等,也是穑字的通假字。这里用本意,借指当政者治人事天要收敛、低调、处下、不争、无为、好静、无事等依道而行的要求。早,尽快,尽早。服:顺从、服从、信服等意,这里指归属、归从于道。管理人民,与天地自然相处,最好的态度是低调、收敛。只要秉持低调收敛的态度,那么就能尽快地归从于道。

  早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是谓,这就是,这就叫。重,读chong,反复地、不断地。重积德,反复不断地积累德。克,战胜。无不克,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难。极指终极、究竟。莫知其极,不能知道他究竟有多大力量,能存在多久。可以有国,能够统制、占有并管理国家。尽快地归从于道,就是不断地积累德。积累了厚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谁也不知道他有多么强大的力量和能够存在多久。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母,是老子关于道的又一名称。第1章“有,名万物之母”;第20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第52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都是把“母”作为道来阐述的。国之母,能够产生国家的母亲,就是道。就是国家把道作为基本的立国方略。这句意思是,能够把道作为立国的基本方略,就可以长治久安。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柢,树木的根,特指直根,引申为基础。深根固柢,把根扎得更深,把基础打得更牢固。长、久都作动词解,如上边的深根固柢的用法。长生久视,本指延长人的寿命,能够长久地看到现实存在的一切。这里借指国家的长治久安。道,道路,这里借指方针、方法。这句意思是,这是一条国家把根扎得更深,把基础打得更牢固,达到长治久安的道路。

  意译

  管理人民,与天地自然相处,最好的态度是低调、收敛。只要秉持低调收敛的态度,那么就能尽快地归从于道。尽快地归从于道,就是不断地积累德。积累了厚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谁也不知道他有多么强大的力量和能够存在多久。能够把道作为立国的基本方略,就可以长治久安。这是一条能够让国家把根扎得更深,把基础打得更牢固,能达到长治久安的道路。

  理解

  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体现道?老子给出的方法就是“莫若啬”,收敛,低调,克制而不放纵。对此,老子还有另外一些意思相同的表述,如不争、处下、希言、后其身而身先、柔弱胜强等。这是老子思想方法的一个重点,是关于如何具体体现道的论述。只要做到这一点,就能获得不可估量的力量,就能够让国家深根固柢,长生久视!老子对“啬”的评价可真是到顶了啊!

  所以,这一章其实很重要。但关于“啬”的理解,历来分歧很多。有说是重农的,有说是象农夫拔除杂草一样纯粹依道的,有说吝惜精力和思虑的。但相比之下,这些理解对老子思想的把握都局限于局部了。老子把啬看得至高至要,那么就是有根本意义,不是对局部问题的论述。这个根本意义,就是体道,是总体的思想行为和方法,最恰当的解释就是收敛和低调,是老子关于不争、处下、守弱等思想方法的又一表述。莫若啬,是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