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投资?何为投机?在《证券分析》一书中,有“华尔街教父”之誉的本杰明·格雷厄姆【1894-1976】给出了投资/投机的定义:“投资是一种通过认真分析研究,有指望保本并能获得满意收益的行为。不满足这些条件的行为就被称为投机”。 另一方面,判断一个人是投资者还是投机者,关键在于他的动机,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再一次指出投资与投机的区别:“投资是建立在敏锐与数量分析的基础上,而投机则是建立在突发的念头或是臆测之上”。
这样的定义很准确,如何能做到实践中运用好?
作为格雷厄姆最出色的学生,巴菲特延续并将所谓的“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概念清晰化。按照格雷厄姆的原意,股票只在内在价值和价格背离时才具有投资价值,以此来努力避免损失,或者以此保证获利的机会比损失的机会更大。显然,这是个过于粗糙而模糊的定义。但巴菲特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其卓越的人脉和择时能力,将“安全边际”通过优先股、认购权、协议价格折让等合同安排进一步硬化,这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从历史交易情况来看,其投资的所罗门兄弟公司、高盛、通用电气等,无不是高息可转债或可转换为普通股的优先股。最近的例子如,对高盛的优先股投资之后,巴菲特曾形象地比喻,每当秒针“滴答”一声,高盛就要付他15 美元,这据说是高盛对巴菲特“雪中送炭”的报偿,但在当时看确实是稳赚的买卖。不仅如此,巴菲特在确保安全边际的同时,很早就开始利用国民保障公司、GEICO 及再保险巨头通用科隆再保险等保险公司的重组现金流放大财务杠杆。若非如此,按照巴菲特26 岁时在1956 年成立第一个合伙投资公司所持有的17.4 万美元测算,即使计入30%的复合增长率,也不可能达到目前数百亿美元的财富积累。换言之,帮助巴菲特成功的另一关键因素是财务杠杆,从其设立第一个合伙公司开始,每当合伙公司收益在4%以下时,巴菲特即可抽取25% ;超过4% 的收益,即可抽取50%。从上述两点看,本质上,巴菲特的成功,是一个投资技巧加勇敢融资共同写就的传奇。当然,勇敢加技术之外,还要有两大机遇帮忙:其一,巴菲特幸运地生在了美国(政治稳定),又几乎出生在史上最大熊市的最低点;其二,美国股市一直具备低市盈率、高股息率的特点(1878 ~2009 年,美国标准普尔500 指数的长期平均市盈率只有16.34 倍,同期美国标准普尔500 指数的长期平均股息率高达4.38%)。
投资 or 投机?机遇是前提。展望未来,跟对趋势获益就是投资;去抓白驹过隙、稍纵即逝的机会,就是投机。认清机遇是否为趋势,以下三点不可不知:
(1) 在互联网的时代,搜索引擎的时代,社交化的时代,一切假的东西都会很快被戳穿,接着被快速传播出去。在此机制的持续作用下,很多人们习惯的行为和观念会发生根本变化(犹如福特引领生产线技术导致企业变革一样),将来本质发生变化最大的可能就是正成为国人关注热点的营销。如果个人生活质量与营销关联密切的对此一定要注意,互联网时代,变化往往不是渐变,而是象唐骏陷入学历风波一样,是突然而来的。
(2) 确实我们的技术世界已经变得非常丰富,但同时我们的内心却变得非常贫乏。这样的生命有多少意义?追寻生命的意义,追求生活的质量将是未来的主流,中国具有人口规模优势,又在短短三十年间经历了从彻底禁锢到彻底放纵,具备有引领潮流的潜质。
(3) 21世纪,医学正经历重大变革。早在20世纪90年代,人们就指出:随着生命科学和医学工程技术进步,现代医学已经进入一个以个体化医疗为特征的新时期。但是,医疗费用恶性膨胀引发的全球医疗危机,迫使人们对医学的目的和医学的核心价值进行深刻检讨。为此,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组织了一个有关医学目的的国际研究,研究小组4年后,即1996年11月提出的总结报告中明确指出:“目前医学的发展是在全世界制造供不起的、不公正的医学”, “现在许多国家已经走到了可供性的边缘”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在竞争,社会在前进,科学在发展,大自然在报复,现代文明使人们面临着福音和灾难相悖的局面。使当前人类面临着双重危机,即人类生存外环境的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和人体内环境的损害(人体生态平衡的损害)。从而导致了人体素质的下降,使以往的、现有的、新生的种种疾病频频发生和大流行。医学现实的压力必然催生健康管理新模式。
投资 or 投机?有一个简单的区分原则:“投资的收益,是来自于投资物所产生的财富;而投机的收益,是来自于另一个投机者的亏损”。
这样要区别投资和投机非常简单,就在于你买入一种金融产品后,希望从哪儿得到未来的收入。比如买入了一支股票,期望能不断得到利息分红;买入一套房子后希望租出去,每月都有房租收入,这就是投资。而如果买入了一种金融产品后,是指望能以更高的价格卖出的话,不管你购买的是什么东西,都是投机。
投资 or 投机?是与百姓密切相关的问题。股市讲究“战略上顺市场心理,战术上逆市场心理”,与投资 or 投机相关的还有一个房市。经过这么多年的房改,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住房。而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深入人心,人口增长也已趋缓。无论对谁,一生只能居一套房舍。说到底,目前面临的房子问题,对相当多的人来说,只是房大房小或房好房坏的差异。试想,房子不断增多而购买力相对恒定,结果会是怎样呢?毋庸讳言,现在许多人买房,并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炒”。有人把这种“炒”,比作“击鼓传花”游戏。这种游戏,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当鼓声停止而花正好落在手里时,那份尴尬应该能体会得到!买房风险大。那么,不买房该买什么?这是个让人挠头的问题。
投资 or 投机?从系统的角度分析,就是“技术可能、消费潜质、榜样典范、持续投入、前瞻思想”等五方面的关系决定的。对投资 or 投机,“榜样典范”看起来是一样的,没有“技术可能”和“消费潜质”,仅靠“榜样典范”吸引“持续投入”使得只有少数人获益就是投机,前四个方面没问题,没有“前瞻思想”,或是“前瞻思想”错误,使得误入歧途,则是行投资之心、得投机之实。
理财一定要尽可能多投资,少投机,甚至不投机,那才是最佳的理财之道。投资注重收入,因为是可控的;而投机是不可控的,它和赌徒的行为本质一样。由于市场信息极其不对称,就像赌徒总是输给赌场那样,散户多半儿要输给庄家的。投资简单说就是“跟对趋势、选好人”,这看似抽象,只要明了一些基本常识,实施起来也并不是难事。
投资应明了的基本常识:
①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对于一个人,具体到某项技能,只要方法得当,三天可入门,三月能成型,三年定出徒,能否成长到鲜有人超越,仅是极少数,而能脱出此规律之外,掌握不了的,也是极少数。了解这一常识之后,一不要被所谓的高手所忽悠;二判断企业是否值得投资,就看建没建立起这样的育才机制。
②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个体的力量,永远是最弱的力量;团队的力量,没有经过整合归一的,依然还是一盘散沙,需要有掌家、管家、治家之人共同整合;只有真正的凝合在一起,多心合一心,分之为九,合之为五,这个为五,就是形成真正的“五行”团队,团队力量形成之日,五行调和之时,就是困难被克服的时候。
③ 商业模式的实质就是如何承载团队,是与社会环境相契合的,决定了由其形成的市场环境会适合多大规模的企业,商业模式对利益分配规则的优化则会淘汰同一环境下的旧有商业模式,这是基因性的。如何理解商业模式?市场由五部分构成:商业模式、产品品牌、服务品牌、消费顾客、企业实力。用形成商圈类比可直观理解:商业模式是选位置、七通一平和打地基,产品品牌是大厦,服务品牌是保安和物业服务,消费顾客是大厦中的住户和商家,企业实力就是开发商和市政实力。对各部分理解到位,才能各部分准确定位,协调一致就是一个好市场,能成就多大的企业,则由商业模式所决定。
21世纪的头十年即将过去了,新的世纪会有两个新特点:一是出现先有标示未来的理论指导后有企业的成功(而不是象20世纪先找弹孔再画靶心),二是重回贵族时代。回顾历史,影响人类的核心思想成熟于贵族时代,从而催生了工业革命,一路积累而来,以互联网普及为标志,构建了全新的时、空、沟通环境,必然进入更高层次的贵族时代。这是因为新的发明——互联网技术出现了(互联网技术出现后,人们交流时受时、空的约束更少了,这是看得见的一面,看不见的一面在于对信息和知识的组织和管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重回贵族时代,就象大海虽然无限制,但是其中的生物是分地域、分层生活的,要有好位置,意味着投资的首要目的就是建立起基业长青的企业(社会将出现大量的“一个人的企业”这样的轻资产公司)。要做成基业长青的企业,主要的三点基础是:方向和基础价值观、供方和物质条件、领袖和运行秩序(每点都是阴阳互补的,是不可孤立而存在的)。方向就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有的是大家都知道的,有的事前不知道,不管如何,一旦发现易于被广泛接受),因此,一般来说,除非特别的封闭和固执,在方向上是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而基础价值观却是需要理清的,基础价值观是由三部分组成:“在此方向上社会价值观的子集、在此方向追求的理想目标、在此方向内特定的基本价值观”;供方和物质条件,这是基础,供方是明确而具体的,物质条件还包含很多隐含的东西,有些是遇到挫折时才会被意识到(例如企业实力),如果脱离了这样的基础,没有物质支撑的超前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有时人们往往被理想所感染,而忽略这一关键处;领袖和运行秩序,也是相辅相成的,在一个方向上,最优的方案会被筛选出来,一般规律都是出现领袖及其体现的运行秩序,逐渐汇集形成较稳定的运行系统,就象宇宙中太阳系的形成过程,在一个方向上,最多不会超过二十个中心(一个中心意味着有一个太阳,其他聚合成行星、卫星等围绕太阳运转),这也是为何某个成熟的行业市场最终都是由不到二十个集团所切分,其他企业只是在边缘进行完善补充,不断进入,也不断消亡。
个人健康和人力增值这是两个既能统揽全局、可以无限探索,又是任何人随时可以参与的两大人类基本需求,抓住这两个方向,建立起人人可以终生修行的平台环境,使得从“知道一件事”到“具体做一件事”的过程最优完成成为可能,是最现实而有远见的。
未来社会是由人力资本、消费资本和金融资本所主导,不再是金融资本单独主导的天下,在市场运行中也不再是单一产业链的时代,而是由产品流转产业链和能力协作产业链交织成的二维产业链时代。这为消费顾客利用闲暇时间也做商家提供了充要条件,在这个新趋势刚刚开始的时候,巨大的投资机会已经涌现,意味着出现了广阔的“土地”需要人来耕作,此时此刻,不论你是做什么的,拥有自己的一片“土地”甚至简单到仅是举手之劳,但是,如果“土地”都让别人种上了庄稼,那时要想耕种自己的“土地”就非常困难了。
产品流转产业链本质上的环节是“原材料、半成品供应、生产制造、物流配送、运化、消费”这样的5+1模式,5是围绕“消费”这个1而展开的。其产业链的关键是运化环节,也是能力协作产业链与产品流转产业链的复杂交织区。
复杂交织区,从直觉上以为能力协作需要复杂的教育和历练作基础,其实不是这样的。环境造就人。一个人只要能开口,无论如何愚鲁,也一定会母语。因此对于被仰视的能手,也不必认为高不可攀,只是长期浸染在相应环境中造就的。另一方面,能重现的流程才会有改进,只要某个过程不断重复发生,最终一定会得到改进,人类就是这样不断地从自然束缚中解放出来,越来越自由。随着人类越来越自由,个体如何去匹配环境就成了重点工作,面对琳琅满目的产品,如何去选择,也成了很费时的事情。这为消费资本的成长提供了现实的可能。
教育和历练不是必须要事前预备的,只需应对三方面的需求而演进(这是低起点的人也能成功的原因,能力协作产业链则会提供远好于当前的现实条件):第一方面,变化是永远的,如何应对挑战,如何引领未来,需要通过教育和历练培养出相应的人才;第二方面,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复杂而动态的,需要通过教育和历练,让群体求得适宜平衡点;第三方面,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需要借助教育和历练。
纵使你能掌握现在的一切,对于未来,你也只能知道个可能性。换个角度说,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只是几率大小的问题。像章鱼帝那种预测球赛结果的水平,也完全是做得到的,全世界对世界杯做预测的人没有十万也有八万,出个把章鱼帝,就跟大批人买彩票,最后总有中奖者一样,实在不算是新鲜。
生活中,人们做事情的时候,都希望“十拿九稳”,但是真正做起事来,“十拿九稳”的机会很少,往往因此而错失良机。有的人一生都在努力寻找成功的良机,寻找改变自己现状的机会,从各个渠道收集信息,不厌其烦地分析比较,找很多人分享经验。当别人问他们什么时候开始做时,他们总是说“现在还没到时候”。时间就这样过去了,这些人还在原地踏步,除了年龄增长了,什么都没有改变。正确的做法是:在对机会有了一定把握之后,就应该开始行动了。
技术的发展,已经突破了隔成小块的时代,一些以为正确的假设,也越来越受到冲击,并被发现是引起当前深层问题的根源。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有过一段经典论述,大意是每个人都有追求私利的权利,而每个人的逐利行为,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础。这个观念曾经在很长时间内都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亚当·斯密他老人家大概不知道中国明朝李成梁和戚继光的故事,不然不会做此论断的(戚继光为国家利益而努力,结果是个人利益的崩盘,李成梁为个人利益而努力,结果是国家利益的崩盘。而且可怕的是,戚继光不是个纯粹的利他主义者,他也在追求个人利益,李成梁也未尝不愿意为国尽忠,明朝灭亡对他李家没什么好处。他们都是希望同时获得国家和个人利益的)。
投资 or 投机?就象要区分在追求国家利益还是在追求个人利益,现实中事前不一定非要明确区分,只要把握好基础——思利及人。道家以“柔弱谦下”作为处世之道,要求“为而弗争”,不与人争有、争多,而是先帮助别人、给予别人,其结果却是“既以为人,己俞有,既以予人矣,己俞多。”人活着总是希望为自己争取利益,这是没错的。然而非常奇妙的是,这个利益不会自己走来。它的获得是有条件的。当你给别人带来好处的时候,你自己才能得到‘利’,这将成为服务经济时代的常态,不以此为基础的,则要作好消亡的准备。
投资 or 投机?在服务经济时代,财力反而可忽略,需要的是运化力,理财的关键是理时间。八小时睡觉,八小时工作,这大多数人都一样。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是在于业余时间怎么过。时间是最有情,也最无情的东西,每人拥有的都一样,非常公平。但拥有资源的人不一定成功,善用资源的人才会成功。养生护健康,工作图生存,闲暇求发展,这是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漫长人生路,其实就是一条追寻机会的路。有的人在这条路上节节高奏凯歌,有的人在这条路上每每黯然神伤,成功与失败的分歧点,在于是否找出了机会并抓牢在手中。
在经济环境依然低迷的“冬天”,面对着一个贫瘠的市场,在企业都深感生存艰难的时刻,我们靠什么来突破眼前的困境,以获得一种别开生面的境界呢?投资 or 投机?商业模式的创新便是一种选择。德国阿尔迪公司,就是一个在贫瘠市场里具有广阔市场想象力的案例。阿尔迪是一家零售超市。二战刚刚结束时,德国一片废墟,兄弟两人在一个房顶被掀掉的地方开办了这家廉价超市。它不像沃尔玛开在郊区,而是开在居民聚居成本很低的一些地方。阿尔迪超市内只有270多种商品,这270多种商品基本覆盖了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各个方面,所以每种商品需求量都很大。阿尔迪从来不采购名牌产品,而是采购那些不出名但质量有保证的商品。简单地说,阿尔迪店的商品就是卖给穷人的,这在我们今天看来就是贫瘠市场。阿尔迪的业务抗经济周期波动,经济越不景气,它的生意越好。它最初办起来时资金不足,所以不能进很多货。现在,阿尔迪成了欧洲最大的廉价超市。德国的首富并不是那些汽车、化工、IT等行业内企业的老板,而一直是阿尔迪的兄弟老板。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历史表明,世纪更替真正开始于世纪纪年的第10年左右,21世纪的知识(服务)经济时代开始真正来临,或许这也是新千年时代的开端,对中国社会而言,投机成巨富的时代已经过去,投资将成为主流,机遇来临,投资 or 投机,你在想什么?又在做什么?
作者自我简介:
我叫李昱辉,李是天下大姓木子李,昱是日立昱,光明的意思,辉是光辉的辉,昱辉合起来就是光明光辉的含意,这给我的一生带来光明光辉,也给朋友们的一生带来光明光辉。
峰高无坦途,攀过高峰后,我有三大特色:第一、我的经历无价,拥有在安全网上三起三落的丰富工作经历;第二、我的感悟无价,二十年工作经历加上二十七年高强度学习,产生了几十万字的感悟记录,并将企业经营理论凝炼为二十个字,在经营之道与具体实践指导间架起了桥梁;第三、我的创新无价,规划出能力协作产业链,从此社会开始进入二维产业链时代,绝大多数人将能享有健康、家庭、事业三平衡的美好人生。
格局突破后,我定位于社会企业家,业务定位于能力协作产业链的两大核心:健康服务和能力兑现服务,能力协作产业链从社会机制上避免了各执一端、盲人摸象的弊端,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我专攻如何将规则内化为本能,运作可用十六个字来概括:引领健康养生方式、完善能力兑现平台。
以健康管理新模式(荣获中国健康管理事业10年记录榜)为开路先锋,构建能力协作产业链,全力开展业务:经营人力银行、催化模式创新,吸引志同道合者(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道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