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终人散再话世界杯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不觉间已拉上帷幕,停歇已久的中超比赛也迫不急待地重新开赛。虽然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球迷,但在世界杯过去几天后,重新再回想一下火热的一个月,确实有不少感慨。

  世界杯比什么?团队精神、良好心态、战斗意志

  世界杯比的是团队精神。足球是整体的运动,是11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这在非洲球队身上得到充分的反证。在加纳对阵澳大利亚的比赛中,长达70分钟的时间多一个人,占尽优势,但个人英雄主义严重,大量的射门成了为对方解围,最后精疲力尽依然无法取胜;同样的问题出现在喀麦隆队身上,使其不得不成为本届世界杯第一支出局的队伍。

  世界杯比的是良好心态。巴西的失败与巴西球队的自身气质也有重要关系,就是他们的情绪化,顺风顺水,一切皆在掌控之中;一旦有所不利,情绪波动严重,直至破罐子破摔。对阵荷兰比赛中的红牌完全是情绪化所致。因而,即使一个球队有着可以藐视一切队伍的实力,但他们绝不应该在比赛中有任何藐视的表现,否则将要付出代价。

  世界杯比的是战斗意志。几个传统强队,首轮只有德国表现稳健。对于德国队,一般概括为坚韧不拔,我感觉还不准确,最大的特点应该是成熟稳重,从来没有看不起一个对手,总是认真对待每一支球队,正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不像巴西、法国,有时就容易翘尾巴,结果很容易挨闷棍。

  世界杯是谁的?是年轻人的,是有准备人的,是努力人的

  世界杯是年轻人的。法国完败墨西哥,但这似乎不应过于惊奇,只要看看法国队的名单,阿内尔卡、亨利还在征战,这样的老人球队怎么行!而年轻的德国队却走得很远,虽然德国队最后还是输在了年轻上,在对阵塞尔维亚那一场已经暴露了年轻的缺陷,即心态还不稳定,特别是逆境下的心态,对阵西班牙也是被对手压制下的心态影响,无法实现有效的技战术发挥。但年轻没有失败,有了世界杯的经验,相信今后他们会走得更好。

  世界杯是有准备人的。一个球队踢联赛,一年几十场比赛,输得起一两场;可世界杯给每个国家队只有三场小组赛,赢得起而输不起,不认真研究对手,不做好充分准备,难免栽跟头。意大利小组垫底出局,据说创造了近36年该国最差成绩,这又能怪谁?只能用一句广告词来回答,你准备好了吗?第一场是守门员的问题,第二场是裁判的问题,第三场是谁的问题?一个有着以激情四射为特征的世界级足球联赛的国家,却踢着让人昏昏欲睡的防守足球,一旦防守线稍有闪失,危险自然来临,可叹可悲。

  世界杯是努力人的。韩国赢了,日本赢了,朝鲜虽败犹荣,几支东亚球队在首轮的稳健表现相信会让世界对东亚足球有新的认识。再往后,日本、韩国为出线彻夜进行狂欢,其主帅又及时放话,要走得更远。看一看日本小组赛最后一场大胜丹麦的比赛,谁还敢再小看亚洲队。可是再回想一下日本、韩国的世界杯历程,他们硬是靠一丝一缕的努力不断累积到今天的地步,怎能不让人心生敬畏。

  世界杯对中国足球有什么启示?不要急功近利,不要飘忽不定,不要大言不惭

  中国足球不要急功近利。动不动搞什么工程,也动不动就牺牲联赛,为了进奥运、进世界杯,什么行政措施都上了,结果徒落得劳民伤财,得不偿失。不认真地从基础抓起、从根本抓起,而只想着靠一两个教练一半年时间就能取得什么明显功效,这绝不可能。等到中国足球已沦为看客,总算才调整好了心态,这才去赢韩国、去赢法国,早干什么去了?看看中国足球的青少年基础都成什么样了?还是从娃娃抓起吧!

  中国足球不要飘忽不定。如果说葡萄牙是欧洲的巴西,则日本肯定是亚洲的巴西,这数年来,日本坚定走巴西式的技术路线,其进步有目共睹,再反观中国足球,一会土一会洋,一会欧洲拉丁派,一会东欧力量型,折腾来折腾去,摇摆不定,至今四不像。总书记“不折腾”几个字中国足球最需要深刻领会和实践。

  中国足球不要大言不惭。朝鲜、韩国先后以较大比分惨败,某些国内的过去的所谓的球星们顿时有了底气,说你看还不如咱们!到底如不如咱们,所谓的球星们你们难道不知道吗?那怎么不如的都进世界杯了?这样的幸灾乐祸是典型的丑陋心态,就是见不得别人米汤上有一点米油的传统恶习的现代翻版,这和鲁迅小说中的阿Q相比有什么两样?当戒!

  当然这一界世界杯的观感是快乐的,没有了中国队的世界杯,我们的心情明显轻松了许多,不再像以往,有中国队比赛时紧张不安,忍不住猜想也忍不住狂怒。我们就像一个老票友,乐滋滋地看着自己喜欢的名角,不乏几许惬意,也会带来一些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