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金空账1.3万亿的出路何在
陈绪国
最近几天以来,因社科院一份报告,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个报告,先是一个天大的坏消息,然后又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先是说中国养老金空账1.3万亿元,甚至有说空账1.7万亿元的,没有什么消息比这更坏的了。但是,笔者话锋一转,说无论是空账多少,国家自然是会兜底的,没有什么消息比这更好的了。
至于其消息为什么这么坏和为什么这么好,社科院则箴口不言,点到为止。毕竟人家是食五谷杂粮和吃皇粮的队伍,说多了,恐怕对于他们那个圈子里的人不利。
纵观那些潮水般的言论,无非是“可怕论”、“崩溃论”和“安慰论”、“对策论”的对弈,都是仁义者见仁义,智慧者见智慧,或者是心照不宣罢了。
“可怕论”的人说,你看看,你看看,2004年该数字为7400亿元,现在都翻番了,触目惊心呀,这怎么得了?这些数字分摊到每一个公民头上,就是1000元大洋呀,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呀!
“崩溃论”的人说,中国模仿拉美国家的社会保险经验不成功,食古不化,东施效颦,将会走西方国家的老路。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称,如果不改革退休制度,20年后西方多国的养老金系统将崩溃。
“安慰论”的人说,不应当过分担心“空账”问题,中国如果出现养老金赤字,国家自会兜底。
“对策论”的人说,有三个途径可以解决养老金空账。一是发展经济,增加社会整体财富,通过国有股转让、国有企业分红等手段,补足养老金缺口;二是既减少政府开支将部分财政收入划归养老基金,同时降低养老金标准。我国每年公款消费的金额只要有一半用于养老,中国养老问题就可无后顾之忧。三是改革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养老金使用的效率与公平至关重要。
以上的各种原始说法和炒作的说法,都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了。要说中国的养老金的问题,从征集到投资、管理,到养老者手中,要多复杂有多复杂?宏观上,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虽然名义上是同一个政策,可差距大得很呢!微观上,同一个县市,机关单位、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农民单位和其他人单位、打工者群体等等,虽然同一个太阳底下,同一个屋檐下,可是完全不同一个政策,可差距大得很呢!所以说,从社科院的报告到众媒体,都是一叶障目,浅尝辄止,夸夸其谈。
今年春节,我回到乡下过年,了解了一些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享受情况。我一个堂伯,是50年抗美援朝的老战士,中级职称,后来在大冶市第二人民医院退休的,36年工龄(有间断)93年退休的,至今才拿到800元的退休金。我一个堂哥,65年参加工作,营级干部转业的,前几年在副乡长二线位置上退休的,工龄38年,现退休金2800元,据说另外还有一个职务补贴的银行卡,每月到底多少,不得而知。一个堂哥是49年10参军的,退休前当过著名的大冶钢厂某分厂的副厂长(副处级),工龄40年,至今的退休金才达到1600多元。这些都是在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退休的,退休早与退休晚的区别很大,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区别很大。这都是第一手资料,不会有水份的。
前些时候,我的一位网友,专程到武汉市拜访了她的博士生导师、90高龄的杨教授,可能是个一级教授吧。这位教授的工龄估计超过50年,退休金才3000多元;两位老教授的住房,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没有电梯的旧式楼房,家里的摆设也是陈旧、古董得不能再陈旧、古董。在武汉,有一个63年武汉大学毕业的,10年前在武汉健民制药厂高级工程师位置上退休的,至今才拿1600多元的退休金。那么,他同班同学,有的参军后官至军级、兵团级,退休金加补贴相当于他的6~倍。当然,当军官的没有缴纳过任何养老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等费用。另外,当军官的退休后,还有一套18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是象征性地花点钱。当然,退休军官的收入不是最高的,他们的总收入比起同级别同工龄的公务员来,还是差了一大截。大概是军级干部退休的总收入,相当于处(团)级公务员退休的总收入。
长期以来,许多人只是关注一次分配不公和两极分化,没有二次分配和再分配不公和两极分化。要么是形而上学作怪,要么是私心杂念作怪。我敢说,连社科院此次的报告也是纸上谈兵,光是避难就易,避重就轻,除了披露一个惊骇人听闻的数据令人耳目一新以外,再也没有什么实际价值了。
社科院的数据甫一推出,给人的印象好象是,是近几年来几次三番给企业退休职工增加退休金,才导致退休金的缺口过大,导致养老金“空账”1.3亿甚至于1.7亿。殊不知,这些可怜虫,即使是不谈其基数有多低,他们一次增加的数额,少则几十元,多则二三百元。然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加一次就是1000多、2000多。就是说,这些老爷们,增加一次养老金,相当于那些可怜虫的10倍甚至20几倍!
中国养老金空账1.3万亿元的出路到底何在?万应灵丹是没有的,不过,笔者有个小小的建设:
第一,要限制机关团体退休金的原基数和过高增长,同时将国家对于企业退休职工特别是早期退休职工养老金的“欠账”补回来,一切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兜底。
第二,设立中央、省、市、区四级国家养老基金和地方养老基金,专款专用,增加地方养老金,彻底改变以往的“倚老卖老”、“以保养保”的旧模式,政府支出应当占养老金的60%以上。
第三,专门设立“金晚霞”彩票,专款专用,用于解决“空账”和补充养老金储备。所有的福利彩票,应当抽取九成以上用于养老金支出,其余用于扶贫帮困、助残助学。
第四,增加养老金的财政支出,同时减少外汇储备和购买外国国债,将好钢用在刀刃上,用在进口和国民收入一次和二次、再分配上。
第五,直接从国有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增值税上拨出一部分,或者抽出20%的比例,用于农民社会保险、城市社会保险,用于解决“空账”和补充养老金储备,专款专用。于釜底抽薪的同时,抑制不动产投资、政府消费的过快增长。
其他的肤浅的、空洞的话就不说了。
另外,应当纠正的几种说法:
一是所谓的“空账”1.3万亿元,不是一下子形成的,是自从1978年至今32年的漫长时间形成的,平均每年为406亿元的空账。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因腐败造成的国家经济损失高达1万亿元至6万亿元,与此相比,总比例与年比例是很小的。
二是所谓的“空账”1.3万亿元,不要怪罪于近几年来的退休职工增加收入,2亿多退休职工的收入已经是十分可怜的了,他们再增加一倍的收入也不为过。
三是所谓的“空账”1.3万亿元,与国有企业的控股地位没有必然关系。中央国有企业盘踞有利地位,与中央财政和全体国民分红较少确实是弊端,确实需要改进。但是,如果将国有企业完全私有化、股份化,也是竭泽而渔,后果更加糟糕甚至于不堪设想。美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养老金也入不敷出,人口老化固然是一方面,最大病根在于产业私有化和股份化。这一点,一定要认识清楚。
四是美国的养老金空账,远远不止1万亿美元。《经济危机大揭秘》第30页载:“……如果考虑到美国政府在医疗和社会保险方面的拖欠,真实的负担总额可能要远远高于2007年90000多亿美元的数倍。2007年真实债务的估计值还要高出若干7倍,大约在53万亿美元左右。”这里暗指美国政府在医疗和社会保险方面的拖欠,可能会有44万亿美元左右。
中国人喜欢用“崩溃”二字来形容事情的严重性。政坛上,有的人最喜欢说“毛泽东时代经济濒临崩溃”、“文革时期经济濒临崩溃”等等,这种说法不是狗屁不通吗?那个时期,国家一无内债,二无外债,怎么到了“经济濒临崩溃”的地步?这么说来,目前中央与地方的债务高达十几万亿元,为什么反倒不是“经济濒临崩溃”的地步?
目前,中国养老金空账1.3万亿元,再次面临着“经济濒临崩溃”的地步?为什么美国的空账高达44万亿美元,没有达到“经济濒临崩溃”的地步,中国不到他们的一个零头,反而达到“经济濒临崩溃”的地步?
中国的理论界,特别是经济领域的理论界,真真确确是搞不懂。而且总是那些大放厥辞、唯恐天下不乱、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的人青云直上,五子登科。那些说真话,讲道理的人总是“靠边站”,受尽侮辱……
字数:330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