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纪委杰作:忽悠式免职 三天后启用 局长变书记
[提要] 新闻背景:江西省丰城市卫生局官员因在抗洪期间组织分批外出旅游,卫生局局长甘志华被免职,然而仅三天后,他便转任卫生局党委书记;卫生局党委书记罗绳芒被免职,三天后就调任丰城市党校常务副校长。两人职务待遇不变,江西省丰城市纪委书记陈学军,斩钉截铁般的表态“从局长变成书记,当然是属于处理”,也着实是一种时代的悲哀。
2010年7月15日凤凰网和新京报同时报道,自7月3日开始,国内多个网站相继有人举报,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抗击洪涝灾害的关键时刻,丰城市卫生局官员却分期分批赶赴上海观光旅游,为期5天,豪华旅游团每人1500多元。丰城纪委在接到网络举报后,对案件进行了调查处理,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丰城市原卫生局党委书记罗绳芒7月2日被免,三天后,被调任丰城市党校常务副校长;局长甘志华7月2日被免,三天后,甘志华就出任卫生局书记一职。如此问责免职迅速启用,的确令全国网民想参与共和国主人监督我们可爱的人民公仆共和国官员大跌眼镜!江西省丰城市卫生局官员因在抗洪期间组织分批外出旅游,卫生局书记罗绳芒、局长甘志华被免职,三天之后重新启用,局长便转任卫生局党委书记,书记调任丰城市党校常务副校长,职务待遇不变。更惊讶的是江西省丰城市纪委表态说,换一个官帽,也叫问责处理。 这就是惊震全国的官场问责免职精装浓缩版!
江西省今年以来洪涝自然灾害严重,全省共有97个县(市、区)1174个乡镇864万余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662千公顷,成功转移群众134万余人,倒塌房屋10万余间,死亡13人,失踪10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1.8亿元。17条千亩以上圩堤决口,其中包括江西第二大河抚河10万亩圩堤唱凯堤,威胁下游14.5万人。面对灾情,江西省委书记苏荣都战斗在一线,而江西丰城市卫生局却在此时组织公款旅游,于情于理、于法于规都说不过去,难道我们的组织、纪委部门连这些都不清楚,把局长换成书记,书记换党校常务副校长就算是处理了。
最近公款国内游,好像一下子异常红火了起来。像丰城卫生局这点事儿,要不是正好在时间上能和抗洪救灾扯上点关系,举报了恐怕也会无人问津。同日被报道的湖南华容纪委组织的公费“贵州清凉游”,其实何尝不是发生在抗洪救灾期间,可惜举报的网友联想力不够,没扯到抗洪大事上去,倒是给华容纪委抓住机会来了一个跟帖道歉,非但不处理,反而成了“应对舆情”的典范。共和国官场像公款旅游这种事情,基本上已成一种公务福利。别人游得凭什么我游不得呀?纪委既然游过了,怎好意思对卫生局游说三道四?
在共和国官场上明白:卫生局搞公费旅游,其实根本没有问题,问题是刚好有人将此事弄到了网上,成了所谓“舆情”,而这一“舆情”是需要应付一下的。应付“舆情”之道,最关键在于走一个过场。因此,江西丰城纪委就在第一时间内对外公布卫生书记局长因组织公款旅游被免职,面对全国网民谁敢说免职了还不叫严格处理呢?至于,官员是三天后又出任,还是三十天后出任,官员是属于我们公仆的组织部门和纪委部门管辖,你们人民平时叫共和国主人,只是墙上画饼,并没有实际权力监督公仆,你们嚷嚷吧,问题官员如何复出,一概与你共和国主人无关,事情的确如此。
许多网民对江西纪委说“从局长变成书记,当然是属于处理”的话,初听上去与党规国i法不符,但是与官场潜规则相通。我们不得不佩服说,这挺符合现行官场问责逻辑的“问责,只在乎曾经免职,不在乎,到底何时何职复出”。我们查遍全国各地被媒体曝光的问责官员复出事件,有几起不是与“局长变书记”模式雷同翻版呢?只不过,严格说,江西丰城卫生局的“局长变书记”,在时间上高度浓缩了这一走过场的程序而已,因为官方解释,毕竟还要抗洪,不能没有官员,走过场的速度,当然不能不快。
我们可以批评:“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官员被免职,实属咎由自取。谁想到,竟然摇身一变为局党委书记,同级调整。江西丰城市纪委书记陈学军理直气壮地说,“从局长变成书记,当然是属于处理。”纪委书记的话说得不容网民置疑,人民公仆如此对待国家主人监督,话说得蛮横与傲慢,成这官员精华版。透过事件与这句官话,不免让人读出领略现时官场上的乱象。
官员权力即等于话语权
在官场上,谁是权力的掌握者,谁就掌握着话语权,此权具有说一不二的裁决权。从局长变成书记,属不属于处理,问题完全可以讨论。但是,人家是堂堂的共和国地方纪委书记,完全成为我就是共产党纪委口气,由我说了算,这就是纪委最终处理意见。
明眼人立即看出,从局长变成书记,级别未变,却非要说“局长变书记”就是“处理”,纯属强词夺理,大言欺世、蒙蔽上下。
现在共和国许多官员,善于说狠话、胡话和套话,绝非新闻,但是,象江西纪委书记把话说得这么绝对,则是明明白白体现公仆的官气十足和高高在上形象,可以想象到其平日是如何的骄气逼人与志得意满。
官员问责与复出乱象的佐证
问责官员,不是不能复出,但是,复出得有理有据,合乎法律法规。显然,江西卫生局书记罗绳芒、局长甘志华被免职,按照有关规定,起码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诡异的是,江西方面竟然仅仅三天时间,就转任常务校长和书记之职,令人错愕而不安。
酒桌上有"罚酒三杯”之说,现在全搬上官场来。许多地方对问题官员的象征性问责,现在连象征性问责的程序也要免除了,免职三天,让其冠冕皇堂地复出,算是江西特色,创下全国问题官员复出之最。
官场潜规则公开就是“变脸”
网友说,“一抹脸局长就成了书记,莫非他会川剧绝活——变脸?”共和国公民对这种“变脸问责”极为失望。
网上热点证明,玩弄“局长变书记”戏法,严重地撕裂了民意,纪委书记说,“当然是属于处理”,让人想象到什么叫做官官相护。如何让人相信,当下纪委如真的查处腐败?
问责三天后官复原职的思考
局长变书记,是同等级别的转任,纪委书记竟然能说成是处理呢?
局党委书记分管党务工作,更需要思想过硬、作风过硬。而对甘志华,让其担任局党委书记,不但不是贬职,倒更像是对公款旅游的褒奖。这种所谓的处理,不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吗!
所谓局长变书记,也是处理,纯粹是江西纪委的一个大忽悠,是对公众舆论监督的应付,是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失职。
面对如此处分,如隔靴搔痒。当务之急,应建立健全成熟、牢固的监督机制,随时准备惩处、辞退公务员队伍中的害群之马,保持公务员队伍的高素质性和连贯性。抗洪救灾防汛一线,若“下课”一批官员,是对玩忽职守、养尊处优者的一种警示。为此,我更希望甘志华等官员是被“下课”,哪怕是主动请辞也好,而不是简单地“处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