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日产:离合资车企“第一阵营”有多远?


                         除了长期霸占中国汽车市场的大众和通用(第一阵营)两大汽车品牌外,似乎很难从现代、丰田、本田等第二梯队中找到一个能够挤入第一阵营的品牌。原本有机会的丰田汽车在2009年经历了太多坎坷和不平,品牌号召力在中国市场也受到了影响。加上产品线相对较短,丰田和本田似乎短时间内都无缘进入国内销量第一军团。反而是以产品线长、车型丰富而著称全球的日产汽车,逐渐在中国市场和其它第二军团车企拉开了差距。

                         尽管目前在中国市场,东风日产和南北大众、上海通用相比,销量上还有较大差距,但随着近两年来多款细分车型的逐渐上市,在利润率保持行业较高水平的同时,东风日产的增长势头不容小视。除了上海通用和南北大众,国内市场的合资品牌旗下热销车型覆盖面较小,一般都是以一、两款热销车型为主,其余细分市场车型的销量并不理想。比如广汽丰田的凯美瑞在细分市场优势明显,但雅利士等的销量却并不理想。东风日产则是一个特例,以今年5月国内汽车市场细分车型的销量数据为例,东风日产在国内市场的所有车型几乎都处于细分市场销量的前列,如天籁(12406辆),骐达颐达(12259辆),轩逸(10864辆),骊威(9587辆),逍客(5081辆),奇骏(2866辆)等。在产品线较为丰富的情况下,除了南北大众和上海通用外,还鲜有合资车企能够达到如此均衡的车型销量业绩。

                         几年前,笔者还并不看好东风日产在中国的产品前景,除了热销的天籁外,当时东风日产甚至推出“拉皮版”的蓝鸟轿车去冲击中级车市场,结果不言而喻。对于一个在全球市场拥有七十余款车型的汽车品牌而言,日产汽车也从2004年起加快了中国市场的新车引进步伐。随着骐达颐达、轩逸、骊威的相继上市,东风日产在中国的产品线也日趋丰富。日产汽车也开始在中国市场实行差异化的产品竞争策略和价格战术,旗下多款车型均采取了“跨细分市场”的定位策略,这也是东风日产在中国市场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

                         所谓“跨细分市场”策略,笔者认为这和田忌赛马颇为相似,比如在中级车市场上,东风日产天籁的整车尺寸和动力配置要好于市场主流车型,但天籁的价格却介于市场主流中级车和主流中高级轿车之间,这给很多“夹心层”的消费者提供了一个选择。很多消费者的预算介于主流中级车和中高级轿车之间,如果买售价在30-50万元的中高级轿车,很难买下配置较好的车型,但如果去买售价在20-25万元的普通的中级车,感觉又有些不甘心。这部分消费者便是天籁的市场机会,30万辆2.5LV6车型的销量也证明了这个细分市场和潜在消费群体的存在。如今越来越多的厂商也开始重视这一细分市场,比如本田思铂睿、通用君越、大众CC等。这些车型的定位策略,也都介于普通中级车和中高级轿车之间。

                         这一市场策略在紧凑型轿车市场和紧凑型SUV市场上同样受用。比如东风日产在中国卖得最好的骐达、颐达和轩逸。骐达、颐达的价格区间和介于主流市场的合资A0级小型车和紧凑型轿车之间,但其产品所能提供的实用空间和乘坐感受却不亚于一般的紧凑型轿车,对于那些预算偏紧,又有一定空间需求的消费者而言,骐达和颐达成了最合适的选择。轩逸的定位则属于中高档紧凑型轿车市场,但轩逸的整体售价又略低于卡罗拉、思域、速腾等竞争对手。月均万辆左右的销量,在如今的紧凑型轿车市场也算尚可,尤其是在利润相对较高的中高档紧凑型轿车市场上,东风日产轩逸的销量甚至要好于速腾、明锐、思域等竞争对手。这一点也值得这些竞争对手们深思。

                          紧凑型SUV方面,尺寸较小的逍客则将市场定位介于了主流日系SUV和自主品牌SUV车型之间,16-20万元的售价低于CR-V、RAV4等几款热门SUV。这一定价策略,也有助于体现逍客的性价比优势,尽管尺寸偏小,但时尚的设计和合适的乘坐空间也满足了这类消费者的一般需求,所以月均5000辆左右的市场表现,对逍客而言,已是细分市场中不错的了。和ix35、狮跑这两款韩系SUV相比,逍客的优势在于其较好的性价比和品牌美誉度。奇骏则在国内偏越野风格的紧凑型SUV中,销量处于领先地位。

                          不过,仅凭目前这些在售车型,东风日产还很难赶上南北大众和上海通用这三大合资巨头。在上海通用旗下车型全面欧化、南北大众扩大本土化车型的同时,东风日产也在努力扩张在中国市场的产品线,力争缩小和两大品牌之间的差距。2010年,日产旗下两款新车的上市颇具针对性,他们分别是针对小型车市场的玛驰和针对低端商务车市场的NV200。玛驰的上市将让东风日产首次进入国内A00级小型车市场,但玛驰的尺寸却介于A00级和A0级车型之间,又是一款“跨细分市场”车型;而NV200则看中了目前金杯、江淮们大赚特赚得低端MPV车型市场,并通过多功能的产品诉求、较低的售价区间和较小的排量和油耗去吸引潜在购车者。笔者预计,NV200的售价区间将会对阁瑞斯、瑞风等车型带来不小的挑战,这一细分市场的每月销量也相当可观。

                          在整个雷诺日产联盟下,日产品牌还有很多相当不错的细分市场车型,作为全球车型最多,覆盖面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只要细分市场足够大,日产可以很快地将旗下成熟车型引入国内市场,甚至像GTR这样的限量高端车型如今也已经以进口方式在国内销售。

                          从玛驰到GRT,日产汽车用成功的方式诠释了奇瑞老总的那句“多生孩子好打架”,只是年轻的奇瑞没有成功,而日产让旗下多数细分市场车型做到了市场销量的前列。这一点也值得所有国内品牌学习和借鉴。

                          济仁小评:从国内汽车市场目前的趋势看,短期内南北大众、上海通用领衔国内市场的格局并不会改变,只是在南北大众和上海通用的背后,还有正在快速追赶的东风日产。除了传统的细分市场,在新能源和电动车方面,东风日产可能比南北大众和上海通用更具竞争优势,两年前,中国市场有望挑战大众、通用的是丰田汽车。但持续召回、麻烦不断的丰田离这个角色已经越来越远。如今,这个潜在的挑战者俨然已经变成了东风日产,这一变化值得引起业内的关注。

作者:童济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