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数据解读及宏观前景展望


6月数据解读及宏观前景展望

——高盛策略会议纪要

   周末有幸参加了高盛对于6月份数据解读及未来宏观前景展望的会议,主讲人是宋国青( 高华证券特别经济顾问);宋宇(高盛中国宏观分析师);乔虹(高盛中国宏观分析师),由于中间英文中文叠加,加上提问者等因素,时间较长,当然有些观点还是与我的判断有些相同之处。例如对于三季度的谨慎和四季度的希望,对于目前经济环境是假通胀真通缩的判断,总而言之,我认为对于经济形势还是一次比较有参考性的会议,我把会议中自己一些简单的纪要也发出来,共同交流一下。


高盛认为:
对6月份数据出台的看法,短期需求疲软,长期趋势未变。
           短期稍微有调整,整个情况比原来预测稍微快一点。
           工业生产的下滑,比预测要低
           CPI的预测是3.1~3.2
           总体来说,比预测的要低
           政策方面的调整,比预期要早一些
           经济在较快下滑,在这一点上是比较普遍的认识
           通货紧缩有进一步加速的迹象。
           投资在快速下降,最终需求导致钢材产量下降
 
           货币供应非常紧张。
           结构调整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政策不会像08年年底那样出现180度的转变。
 

政策方面:
   增速的下滑是很大程度多种的政策紧缩造成的,信贷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出口退税,房地产,节能减排。短期之内,需求被打击。政府派很多人在调研,正在进行重新评估。短期之内中央论调,经济增速回落是主动调控的结果。此话给之后留下了余地,政府认为放缓在可控范围之内。
  有可能速度下行过快。存在下行风险。担心下一个阶段的增长的形势。
  发改委预测,2010年经济增长9%到10%。但是对2011的增长很担心。
  认为其他国家的需求将保持低速。 【相关阅读:货币政策难微调 散户熊市该如何打"游击战"
 
高盛认为外需比较悲观,对美国经济的看法比较悲观。


从出口影响看,增速比上半年回落是一定的。但是二次探底还不至于。

 

 

 

目前经济增长对政策刺激很大。房价在高位,但对上下游产业影响,已经显现。

 

地方融资平台是长期问题,不是一次性。

 

对2010年的增长,担心体现比较明显。政府内部或政策圈的学者担心很多。

 

下一步政策可能会在第三季度末期改变。政策改变方式首先是再紧的政策不会出,比如加息,很难出台。央行强调市场的利息已经在往上走了。国际的情况,美日欧的央行全都维持利率,中国加息不太可能。

 

对于之后的预期,三季度环比最低,四季度政策转向之后,应该会有所回暖。

现在处在基本0通胀的水平。和总体的增长基本相符。


GDP的同比处于10的水平,但是是很严重的高估。同比有滞后型。环比增长,高盛估值8%左右。可能二季度内,最近2,3个月,环比增长可能在5%左右。过去的3个月之内,环比增长低于水平。这也是看到通缩或0通胀。

 

M2和人民币贷款的增长很低。仅仅只有10%左右的水平。
出口在下降,5,6月看起来较强,但对比一季度,增速下降了。给经济带来了下行压力,虽然暂时水平较高。 需要广义货币的增长稍微强一些,但现在增长严重偏低。

 

能够改变的两方面:外需和内需
外需,如果美国经济真的是比较差,美元可能在下一步有明显的贬值,那么我们的有效汇率会跟随美元贬值,会对出口有一些影响。

现在不知道5,6月出口受到出口退税影响有多大,不一定是最主要原因。
相对主观的判断是偏强。

 

4月的房地产政策给北京和上海等留下了很大的余地,中央的政策取向没有变化。
但地方政府的态度已经逐渐发生微妙的变化,地方的财政对土地转让的费用的依赖。给地方政府上带来的很大的财政压力。【其他阅读:总理讲话有乾坤 五类股明日面临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