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汇报:党务公开


 敬爱的党组织:

 今天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九周年纪念日,八十九年的跌宕起伏把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推向了繁荣昌盛的今天,并让中国人民有着走向美好未来的希望,辛苦了,中国的共产党!

今天十一个中央工作部门(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设置新闻发言人,践行了党务公开承诺。看到党在不断地迈向民主,我心理激动万分!

 没有公开性而谈民主制是很可笑的 公开既是对权力实施监督和制约的有效良方,也是释疑解惑消除百姓对官员疑虑的最简捷方式和最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国共产党具有时代要求的高度自觉,先政务公开后党务公开,坚定地构建“公开性”制度。党务公开可以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充分行使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党务公开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首要前提,也是保障党员权利的基本前提,同时也能够推动社会民主。实行党务公开,是保证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群策群力加快中国崛起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的环境 纵观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的历程,实际上党务公开是一个地方响应中央号召的“自下而上”的过程。从2004年丹阳市试点,到31个省(区、市)积极配合、出台相关文件,再到中央十一个部门设置新闻发言人,呈现“上下互动”的态势。

 可以预计,未来党务公开将呈现基层及中层的公开多于和大于高层公开的基本格局,并且任重而道远,这一点可以从政务公开的过程窥见。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政务公开,至今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制度。最近,上海财经大学调查的结果显示中国各级政府的财政透明度依然很低,并且分数是从下往上的递降地。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认为既然中国共产党已经意识到党务公开的必然性,并且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就要诚心对待、坚持不懈执行下去,力求效果最大化。首先,要建立长效机制来保证党务公开的开展;其次,公开内容要系统化,并且要重点突出,例如民生政策的发布、执行和最终结果等等;再次,公开渠道要多样化,内容公开要及时;最后,要针对公开性(政务公开和党务公开)设置考核制度,督促干部兑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