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板块借重组发力


  曾经是4至6月A股“重灾区”的上海板块,7月上演了 “风景这边独好”的暴涨。

   上周,包括上海新梅(600732)、中卫国脉(600640)、上海普天(600680)、东方创业(600278)在内的11只上海本地股集体涨停,其中中卫国脉累计涨幅达28.84%,而作为上海区属国资委旗下的资本运作平台,金山开发(600679)股价自7月份以来的累计涨幅逾50%。

   业内人士指出,上海国资委加速整合重组带动下的本地股成为A股市场下一个最强有力的期待。

  冲击30%证券化目标

   “自上而下整合的力度之大,恐怕一些央企都很难达到。”东方证毛楠评价上海此番国资整合的最大特点。作为“十一五”关键时间节点,毛楠坦言,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推动力远远强于2009年。

   从上海国资委了解到,2010年上海将有超过200亿元的国资资本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上市。上海市国资委副主任刘燮称,上半年已完成上海医药(601607)、上海建工(600170)、锦江股份(600754)等3家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工作。下半年,将支持企业通过资产置换、并购重组,提高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经营业绩和公司治理水平实现全年经营性国资证券化率30%的目标。

   上海一私募人士指出,上半年上海国资证券化率程度相对较低,或许意味着全年证券化率的目标大部分将在今年下半年体现。这使得市场对其旗下上市公司重组存在较强预期。

  “下半年最大的变化是整合方式逐渐从自下而上转变为自上而下大力推动整合进程,国资委角色变了,从以前的辅助作用转变为地方国资整合的主导者。”从近期上海产权交易所公布的信息中看,大量相关上市公司和集团正在按照上海国资委之前公布主业目录进行主辅剥离的过程,其剥离的资产规模从今年4月起逐渐增加,国资委公布的四批集团主业和辅业的核心目录成为整合的主线,未来,集团内部整合过程中出现问题都将得到国资委统一协调。

   下半年胜算几何

   从77家上海上市公司的资产出售、置换等相关公告中看,有55家企业在2008年后有披露。根据本报记者梳理,自2007年以来,上海国资下属的上汽、上海建工以及上实等集团都已经实施过资产重组。但目前的77家(包括H股)上市公司中,仍然有一部分尚未进行资产重组。 分析人士指出,这些没有整合的集团将成为下半年最抢眼的“亮点”。

   未整合的上海市国资委下属集团值得关注。

   “上海本地股,真正国资委下属集团公司只有72家,现在还剩下的没有整合过的已经越来越少,完全没有整合过的大概不到一半。”

  毛楠认为,对于已经经历过大规模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而言,其整合空间已经不大,建议投资者关注一些未经历大规模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正在进行公司内部的资产整理,为未来的大规模资产整合做铺垫。

  

  本次整合重点是金融资产整合。

   “凡是能够上市的金融类国资企业都要去上市。”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透露,下一步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推进上海国资的证券化。包括上海银行、东方证券等,都会创造条件上市。国泰君安在解决完股权问题之后也会上市。

   上海一私募基金人士指出,上海国资金融资产整合,还没有进行大规模整合,是未来整合的亮点。上海国际集团下面的浦发银行(600000)和海通证券(600837),体量非常大,未来金融资产整合可能会借助其他上市公司平台来做。

   亮点三:具备较丰富的壳资源。

   本报记者翻阅资料发现,上海国资总量巨大,从上海本地上市公司历史来看,大多数作为“壳资源”的上市公司最终都被有效利用,在今年年初退市3家之前,上海仅有水仙A退市。而随着上海国资整合重组的加速,更多的借壳上市也将成为可能,这也将成为资本市场一个持续关注的热点。

  尽管上海本地股在重组潮的带动下,亮点频现,分析人士还是建议投资者,操作个股应该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