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骏啊,你为什么只有0%的忏悔


唐骏啊,你为什么只有0%的忏悔

欧阳君山

 

“注目礼”是“注目”和“礼”的统一,如果没有真正值得注目并致礼的价值,引人注目不就忽悠人吗?这就是唐骏名言“知名度就是生产力”的荒谬之处,不只是唐骏荒谬,整个学界对价值问题亦认识不清。重新恢复“注目”与“礼”的平衡统一,已是中国社会当务之急。

——题记

 

按:几天前,一位在“第一财经频道”工作的朋友建议我关注一下唐骏“学历门”,亮一亮“注目礼”思想的剑。这不小儿科吗?于是就写了本文和《“注目”与“礼”相分裂搅局中国》,另一位在山东新闻界工作的朋友读完后,感慨本文对唐骏问题的分析很有力,也充满关爱,或能帮助他面对自己,建议让唐骏本人看看。现公开此文,如果有与唐骏相关的朋友,方便可转交,也欢迎转帖。个人更认为,不只是唐骏需要反省,整个学界和社会都应该深度反思这背后的问题。如需要联系,请电130 2199 5899

 

[同主题链接]

为什么骗子越来越多

三论为什么骗子越来越多

 

 

唐骏“学历门”依旧热闹,最新消息就是力挺唐骏的“西太平洋大学”博士校友禹晋永涉嫌土地使用证欺诈,而且唐骏本人也被曝卷入苏州亿元骗贷案,涉嫌签订虚假购房合同。但唐骏仍没站出来向公众道歉——尽管有网络民调显示,高达九成的网友要求唐骏公开道歉——似乎已然“死猪不怕滚水烫”的架势。

 

舆论有些焦急,因为良知仍在;但对唐骏而言,这似乎自然不过。如果说死猪,唐骏可能一直就是死猪;如果说无耻,唐骏或许一惯就是无耻。如果站出来道歉,岂不自揭画皮?所以唐骏必须抗拒,以维护羽毛,他得意洋洋地说过:“我深知在中国,‘知名度就是生产力’。”

 

掷地作声,初听起来不错,甚至感觉醍醐灌顶:难怪眼下到处是包装,到处是策划,到处是明星广告,到处是品牌运作……非生产性的信息经济越来越发达!但细一想,知名度是知名度,生产力是生产力,完全两个概念,怎么知名度会是生产力呢?难道知名度能无中生有创造价值不成?

 

在经济思想史上,价值的来源乃一个饶有兴趣的重大话题。被誉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不认为服务业创造价值,“老祖宗”马克思更是强调只有劳动创造价值。这当然有失全面,最简单的,在现行经济体系中,资本及其他比如说服务业如果不创造价值,各劳动要素怎么组合一块呢?

 

但目前有一种倾向,甚至可以说是潮流,走向另一个极端,片面强调资本及其他非生产性服务创造价值,包括所有的非生产性经济行为在内,如包装、策划、广告和品牌运作,甚至混账地以为这一切能脱离劳动而创造价值——“知名度就是生产力”不正是明证吗?

 

唐骏不是孤立的,嘲笑劳动、不顾基本面、大搞包装、热衷泡沫已成为当下的大合唱。与“知名度就是生产力”相应,营销专家路长全曾放言:“记住,在品牌世界,没有真相,只有消费者认知。”是不是语重心长?是的!是不是破天荒唐?更是的!“注目礼”是“注目”和“礼”的统一,如果没有真正值得注目并致礼的价值,引人注目不就忽悠人吗?

 

得承认,历史进入现代化后,由于技术的进步,生产过剩是普遍现象。正因为如此,营销成为新的蓝海,遂有了包括包装、策划、广告及品牌运作在内的非生产性经济的舞台与空间。但千万不能忘记一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礼之不存,注目何用?如果没有扎实的生产作为前提和基础,非生产性经济行为是不创造价值的,而只能够沦为忽悠。

 

张三在杏花村开酒店,由于酒好味醇,客人络绎不绝,生意热火朝天。路过此地的客商都要到张三的酒店歇脚,因为名气大,牧童遥指杏花村。李四看在眼里,想在心里,也到杏花村开酒店,虽然没有好酒,事实上也根本不知道弄酒,纯粹是眼红张三每天赚大钱而已。但李四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应该在哪些方面发挥,不仅选定一个交通更便利的位置,而且把自己的酒店装璜得十分排场。

 

张三一开始没在意,认为自己的酒是真家伙,祖传秘方,对方都没弄过酒,还想叫板不成?更何况自己已在这经营多年,客户们都买他的账。但客流量不客气,马上就有了下降!这是十分正常的,因为李四的酒店开张,多了一重信息干扰。尽管不知道李四的酒怎么样,一部分本地客人肯定要去尝尝鲜,外地客商可能更要一睹为快,因为这里的装璜更排场。甚至村口的牧童也受到信息干扰,由于没喝过酒,不知道哪家的酒更好,不能随便指了。但大多数情况下,牧童可能会为人指点李四的酒店,因为这是新开的,而且装璜排场,会下意识地认为这里的酒要好些。

 

张三还算精明,立即作出调整,转移一部分心思和财力到包装上,也大搞装修装璜。虽然张三这样做,但心里面还是有些别扭,觉得这是在舍本逐末,做表面文章,甚至时不时一声叹息:这世道怎么啦?李四完全另一种心态,虽也重视把酒弄得更醇正一些,但原本就不是弄酒的,拿手好戏就是做表面文章。看到张三也大搞装修装璜,又在包装上下起功夫来,不仅在村口树起了巨大的广告牌,标榜杏花村正宗云云,而且还贿赂牧童一些好处。以至牧童再也不指了,每有客商问起,就眼神往广告牌上一飞。

 

张三得知,一时竟晕了过去,自己的祖传酒店莫非要在自己手里败落?怎么办呢?难道我也削尖脑袋抓装修搞包装上广告?难道我再把牧童收买回来?事情就这样越搅越复杂,一个仿冒做酒的搅得一个真正做酒的没法子安心做酒了!原本一个酒的竞争,却导致装璜、包装和广告的竞争,乃至贿赂的竞争,并且愈演愈烈。谁是受益者呢?毫无疑问,仿冒做酒的李四!谁是受害者呢?张三当然深受其害,原本有真家伙,现在却不得不随李四起舞,大搞歪门邪道。

 

但最大的受害者还不是张三,而就是广大的消费者,装璜、包装和广告是需要成本的,贿赂更是需要银子的,最后都摊给了消费者。甚至整个社会受到毒化,原来赚钱可以这样的,一个个学习李四好榜样,世风日下,都不务正业了——不知这是不是唐骏所谓的“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可即便如此,李四的假冒伪劣也是以张三的为前提和基础的,如果没有张三的祖传好酒在先,李四会做酒店吗?不仅不会做酒店,李四甚至都不会到杏花村来,说白了,李四就是张三的寄生虫。平常都在说骗子,其实骗子是最需要真诚的。曾收到一欺诈短信:请速把钱汇入这个账号。顺手一回复:已存9000,请查收。第二天收到对方的短信:都去银行三次了,没有钱,你这个骗子!不是吗?欺骗必须寄生在真诚的基础上。同样道理,包括包装、策划、名人广告及品牌运作在内,一切非生产性的经济都是寄生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的。那知名度还是生产力吗?如果没有扎实的生产劳动作为基础,狗屁也不是,一切非生产性经济行为都得靠边站。

 

一个李四崛起来,就有一个张三倒下去,甚至有无数个张三要倒下去。唐骏啊,你为什么不忏悔?某种程度上,这也不算你一个人的错,而是一个时代的错,追根究底,原因在基本理论的不清晰,是社会不能够回归“注目礼”的常识。但如果你还算个男子汉,就应该堂堂正正地站出来,承认我的错,警醒千万人,为匡正风气作出自己的有力贡献——也可能唯有这样,社会和历史才会真正记住“唐骏”这个还比较响亮的名字。子先生说得好:“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