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非洲应得到更加公正的评价
随着全球对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需求大涨,资源丰富的非洲已成为全球投资的新热点。全球投资界已经意识到了非洲经济的潜力。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波士顿咨询集团、麦肯锡咨询公司近期相继发表研究报告,赞扬非洲经济增长就像“雄狮”,成为全球市场新的挑战者。
麦肯锡的报告称,上世纪最后20年,非洲经济陷入停滞;2000-2008年,非洲的GDP年增长率为4.9%。2008年,非洲GDP总额为1.6万亿美元,堪比俄罗斯或巴西,消费支出总额则为8600亿美元。如今,非洲拥有52个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非洲经济的潜力也吸引了金融资本。2010年上半年,非洲地区基金吸引了4.84亿美元的资金流入,投资基金在非洲配置的资金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3.9亿美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2009年9月以来,在全球经济形势艰难的背景下,非洲地区基金实现了连续43周的资金流入,流入资金总额为5.79亿美元。
哪些投资者对非洲最为青睐,促进了非洲经济的发展?投资者虽然来自全球各地,但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者应该是中国。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旗下JPM AFRICA EQUITY FUND经理索纳尔·潘迪特(SONAL PANDIT)说了句公道话:非洲增长的一个主要推动力是中国投资的加大。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08年,中非贸易额达到1068亿美元,而2000年的这一数字只有100亿美元。中国对非洲的投资额近年也有了极大增长。2009年前3个季度,在全球跨国投资锐减的情况下,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达8.75亿美元,同比增长77.5%。目前到非洲开展业务的中国企业已有2180多家,合作项目接近8000个,其中既包括电站、港口、机场、公路、医疗、太阳能、风能等超过10亿美元的大项目,又包括很多小项目。
但是,中国对非洲的投资一向受到西方国家和包括世界银行和IMF在内的国际组织的批评,他们指责中国投资开发掠夺非洲资源、破坏环境,还指责中国不加限制、不附带条件的援助和贷款,阻碍了非洲法制建设和人权改善。有人甚至把中国在非洲的经济活动与过去的殖民主义等同起来,称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最令人愕然的是一些接受了中国投资的非洲国家,在拿到钱之后也转而指责中国搞“新殖民主义”。
虽然中国对非洲的投资存在一些问题,但可以确信的是,上述对中国的指责大部分带有偏见,并不公平。最典型的是中国对非洲多个国家的基础建设投资,这是真金白银的长期投入。中国在2009年承诺在未来三年向非洲提供10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同时还向许多非洲国家的基础建设项目投入大量资金。中国投资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换取非洲大陆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这种投资的确在改善非洲许多国家的经济建设基础,为这些国家经济的长期增长打下基础。
中国并不是非洲资源的最早投资者,西方国家投资非洲资源的历史比中国要长得多,但这些投资者给非洲带来了什么?他们往往是拿到能源和资源就走,没有在基础设施上花这样大的力气。世行的数据显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每年大约需要350亿美元修建能满足基本需要的基础设施项目,其中50%以上或至少200亿来自于非洲地区以外。世行和非洲开发银行每年至多能提供20亿美元。所有同非洲有贸易关系的其他国家至多能提供10亿。除了这30亿美元之外,大约每年170亿美元的投资要靠中国来发挥重要作用!
长期在世界银行担任非洲地区首席经济学家的欣丁博士认为,中国的做法让非洲把潜在资源优势变成现实资本,对改变非洲落后面貌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国际机构也表示,中国现在的投资与过去有所不同,中国不仅仅是在开采资源,他们还在为非洲的未来投资,“这远比以前更具共生性”。在我们看来,这些最新出现的评价是比较公正的。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中国应该大声宣称,中国对非洲的投资是对非洲的独特贡献,也是对全世界的贡献!因为一个贫穷落后的非洲,也是全世界的负担。中国做了西方国家没有做、也不愿做的事,应该得到更加公正的评价!
(本文内容来自安邦咨询评论,仅用于学习,任何人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违者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