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绩焦虑”是一种以“为民”为幌子的腐败


             “政绩焦虑”是一种以“为民”为幌子的腐败

    所谓“政绩焦虑”,就是一些政府官员为快出“政绩”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顾客观的焦躁情绪。

 

    “焦躁”到什么程度?一旦折腾起来,就看不到群众的疾苦,对群众冷若冰霜,对表面工作却趋之若鹜。大体有四种“招法”。

 

    第一招是造假。昆明市宜良县把从宜良县城往狗街沿途,公路两侧山上坟墓墓碑全部刷上一层绿油漆,让山坡人为“披”上绿色的“伪装网”。以显示当地的绿化成果,使上级领导巡视时看到一片山川新绿。一句话,都是为政绩造假扯的遮羞布,为博取上级欢心造的骗人墙。
    第二招是造型。江苏阜宁县350建设山寨版世博中国馆
山西蒲县耗资1亿元建山寨鸟巢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本是个财力只有3000多万元的贫困县,却计划投资60多亿元建一座新城。目前已经扔进去上亿元至今,换回的是一栋栋烂尾
    第三招是造势。近年来,各地政府钟情举办的节庆活动,应该说,成功的节庆活动能吸引公众的眼球,形成焦点概念,宣传区域形象,带动经济发展,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战略的独特魅力载体。但过多过滥的节庆活动,泥沙俱下,让老百姓应接不暇。不少节庆活动存在严重的铺张浪费、劳民伤财,让群众质疑颇多。
    第四招是造风。主要表现为争名人故里,如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都在争当李白故里,据说湖北安陆为了打造李白故里,在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把安陆初步建设成李白文化展示传播基地”。名人故里之争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利益上。即使是西门庆之流,也被一些地方视为座上宾。近些年来,争抢历史名人故里或是墓地的事件和争端不断出现和重复,骨子里反映了各地在“傍名人”背后隐藏的政绩焦虑和懒政思维。

 

     一些政府部门为啥对“吸引眼球”的事情情有独钟,不遗余力,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浮躁心态和投机心理,只图一时政绩而不思后效,其心焦的是职位的升迁,心中的责任意识已经淡化,手中的权利不是为了造福百姓,而是为了更高的官位和更多个人利益,跟风攀比、沽名钓誉,只要能吸引眼球,引起领导重视,完全不顾客观实际,把群众的基本利益不放在心上,盯升迁、盼提拔,不是精心的谋划工作,而是一门心思出“新点子”,搞“新动作” 把政绩这本经越念越邪了,越歪了。

 

    “政绩焦虑”说到底是“官梯”焦虑,实质是“晋爵”焦虑。做表面文章,才能引起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关注,创造晋升的机会。但这种“晋升”是建立在牺牲群众的利益,损害国家利益之上的。是经不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政绩。说严重一点,是一种以“为民”为幌子的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