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823
不是学理问题,而是政治化问题 邹蓝
围绕中国汇率美国残遗员舒默搞的种种说法,实际上他们不是专业分析和批评,而是将之政治化来为美国利益服务。本来舒默和骆家辉,就是政客,他们不是做学问的,当然也就将这个问题政治化。
看不到人民币汇率的这个问题已经在美国国会和美国内阁被政治化,依然希望以学理来分析评判,那就是幼稚。
我今天早上(7月2日)草就的一篇杂文“敲打美国舒默、骆家辉”,同时在sohu,财经网和共识网发表。本来以牢骚调侃来对待已经被政治化的说法,也不算错。
可是在财经网贴出后,上来了一条如此评论:唉,这就是研究员教授的水平。
人家美国都没有把这个当学术问题,他/她却暗示中要求我用学术分析来向无理取闹胡搅蛮缠的人说理。这岂非对牛弹琴?
财经网的访问者,相对应该是比一般门户网站的访问者平均的学历背景和专业背景要好一些,但是这个留言评论让我也颇感困惑。你说这人留言倒没有狂热者那样的风格,也是心平气和的。但是他却不知道如何对政治化的问题认识。可能是他以为这无论如何依然还是一个高度专业的问题。如此糊涂,你怎么说,都有不同理论来打架的。
古希腊神话有一个绳结无法解开要人解决的故事,人家用刀一砍而断。中国也有快刀斩乱麻的说法异曲同工。说的就是你不照常理来,我也可以不照常理出牌。
如果一个国家的汇率作为专业问题来考量,无非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国家就业状况和总的发展态势,包括进出口量和结构对国内经济的反馈是良性还是负面,再包括经常项目是盈余还是有逆差,长期顺差还是长期逆差;资本项目下资本流入流出情况等多个复杂的变量综合考虑才能有一些基本的共识,以及不同学者专家之间有不同理解和看法的具体局部问题。那也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决策者根据现实和短期/中长期需要来作抉择。
在美国国会和美国政府,人民币汇率现在根本不是一个专业性问题,只要有研究员、教授和博士的分析批评就够了的。现在这是一个政治问题,由政客们,如议员、工会领导人、部长和司长们,当然还有总统来说并且说了算。
而一个政治化了的问题,期望我用专业方法来解释,来评论,那就真幼稚了。
如果中国人开口说联邦储备银行货币政策要毁了中国外汇储备,导致中国经济出大麻烦,2000万人失业(金融海啸已经导致了2000万民工丢饭碗),因此中国领导人要求美国人赶紧停止印货币。如果这时美国人认为自己没错,那么你们乱搞中国货币汇率又是怎么回事?
人民币的汇率不是不可以调整。问题是,人民币汇率对中国人负责,没有义务对美国人负责。你需要向美国人民负责,说请中国帮帮忙,借几个钱来花花。那可以考虑。但是你如果说,你不肯借我钱,就是跟我不对付,看我怎么收拾你?要是这样,我未必乐意帮你。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既然你可以政治化,我也就可以提名道姓拿两个美国政客来开涮。如此,我只是以中国人身份,而不是以专业身份发言。因为事关每个中国人的利益,因为这已经不是一个学理问题。
20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