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春秋:枕头文化之历史篇 古代枕头 枕头研究


枕上春秋:枕头文化之历史篇 古代枕头 枕头研究

 

 枕头是人类进化和长期生活经验积累的产物,  枕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据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杰森教授的计算,人一生中至少有23年以上的时间是在枕头上度过的,某些长期卧床的病人则时间更长。在这漫长的20多年中,枕头的形状、大小、高度、硬度及睡眠的姿势将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
   枕头是人类进化和长期生活经验积累的产物。尽管没有人考察枕头的起源和历史,但相信它的历史是相当悠久的。如《论语》中的“曲肱面枕之”,《诗经》中的“辗转伏枕”、《孔雀东南飞》中的“结发共枕席”等,早有关于枕头的记载。
   我国传统的枕头为圆按形,内装谷壳、鸡毛、蚕屎、木棉等,目前多用于农村和边缘地区,城市居民多使用扁枕。圆枕的形状虽然正好适应于人体颈椎结构的需要,但往往过高,超越了人体颈椎生理曲线的高度;扁枕虽然不高,但形状不符合颈椎正常形态需要,长期使用还会破坏颈椎的生理曲线,使颈椎生理曲线变直或反张,从而导致颈椎肌肉、韧带及关节等的不协调受力,久之则形成慢性劳损而发生骨刺和颈椎病。
   那么,为什么扁枕的应用日趋增多呢?原因是不了解它的危害性,同时它的美观大方等优点迎合了人们爱美的心理状态。
   枕头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对于促进颈椎生理曲线的形成和维持其存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尽管婴幼儿随着起坐、站立和行走即可逐渐形成颈曲,但此后的颈曲保持则和枕头的衬托有关。适当的枕头可以托起颈曲,使颈部肌肉放松而获得良好的效果
枕头对于头颅的形状也起重要作用,如有的小儿头部扁平,不对称;有的呈方形;有的后脑勺突起等,都与枕头的硬度和睡姿密切相关。
   短时间的枕头不当亦可对人体造成不良的影响,如落枕。反复的落枕是颈椎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索。
   此外,枕头还有其它的用途。如腰背部垫枕治疗胸椎压缩性骨折,垫枕疗法治疗颈椎病等


古时候的枕头有什么讲究

 古代枕头多用木、瓷制作,中凹,形似山

 在我国古代,由于枕头是日常生活必备的用品,人们制作了形形色色的枕头,取样不一,用途多样,反映了当时的物质生活。除了最常用的布枕之外,古时还制作了石枕、玉枕、水晶枕,以及具有特殊效用的药枕等。 

  木枕:枕中贵重之品,在古代是黄杨木枕,黄杨生长期长,取材不易,历来视为高级木料,《酉阳杂俎》卷十八就提到:“黄杨木,性难长,世重黄杨以无火......为枕不裂”。唐人张祜还专门写有《酬凌秀才惠枕》一诗,对黄杨木枕垂意颂咏。诗云:“八寸黄杨惠不轻,虎头光照簟文清。空心想此缘成梦,拔剑灯前一夜行”。可见,以黄杨木枕馈赠亲友,亦是上乘礼物。 

  藤枕:用藤箩之条编制而成,做工极为精简,是古代人夏季使用之物。吕舸《藤枕》诗曰:“藤枕消闲处,炎风一夜凉”。 

  瓷枕:把瓷器制成枕头状,其形色多种多样,造型奇异,富有艺术性。 

  石枕:用石料做成的枕头,大多使用于夏季,与竹席配伍,为乘凉之物。宋人王安石写有《次韵欧阳永叔端溪石枕蕲竹簟》一诗,就对石枕竹席并相讴之。诗云:“端溪琢枕绿玉色,蕲水织簟黄金文。翰林所宝此两物,笑视金玉如浮云”。 

  玉枕:古人视玉枕为珍宝,用此物自然也显示其富贵荣华。 

  水晶枕:属于稀世之品,使用者决非一般人家。有的水晶枕中夹有花枝等装饰物,尤显得光彩照人。 

  药枕:它把医药和日常起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药物和睡眠的互导作用来达到保健疗病的目的。早在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就开始运用保健药枕防病治病,在治疗头颈痛方面取得较好的疗效。到了宋、元、明、清,研究运用保健药枕防病治病的人更是不乏其人。清朝的慈禧太后对药枕十分钟爱,每年都让人制作药枕供其常年使用,以求清心明目,养神益智。 

  现代的人们多用布枕,一般布枕的材料以木棉、羽绒、芦花、散泡沫、蒲棒绒、荞麦皮组成,它们柔软、舒适。 

  许多人用药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的:“明目枕”,内装苦荞皮、黑豆皮、绿豆皮、决明子、菊花等,具有明目开窍之效。民间流行的有荞壳枕、芦花枕,以帮助人们清火除热;夏天用石膏枕,以解暑祛热;小儿用米枕,帮助头部生长发育,也有人将菠萝、奶油、柠檬等香味浓郁的物品放入枕内,以帮助入睡。近两年,还有“磁枕”(非古代瓷枕)出现,它是利用磁场使物体产生磁场效应的原理,将若干小磁片用布缝好,放枕内,对耳鸣、失眠、神经衰弱等有较好的疗效。人们可根据自身条件选用枕头。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会不断制造出种类繁多的枕头来,以便更舒适地卧枕休息,并用枕来防病治病,以增强健康!

 

 

       

 

 

 

古代枕头 

-来源:CCTV.com 


    木制,高16.5厘米,底座宽25厘米

    新王国,第十九王朝,约公元前1200年

    来源不详

    德罗维迪(1824年)收藏,编号 6409

    这是古埃及典型的居室用品,它实际上是一个支撑后脑勺的木架,一般情况下它外面包有一层布,可以让这个“枕头”更软一些。这种枕头的首要功能是防止主人的头部在睡眠中受到一些有毒爬行动物如蛇、蝎子的攻击,这些动物经常会沿着床腿爬到床上。一些制作更为精美的枕头上面还带有一些祈福的符号:如代表永生的荷花或者能为熟睡的人提供保护的神灵图案。这件文物两端内侧装饰有贝斯(Bes)神的两个头像,他保佑使用枕头的人无论是在人间还是在灵界都能放心安睡。枕头还被埃及人赋予驱邪的神功,从十八王朝起在埃及就流行小枕头形的护身符。从第三王朝开始,枕头就出现在陪葬品清单以及墓室装饰中,不过人们开始使用它的时间可能在前王朝的末期,直到今天在埃及的农村人们依然使用这种床上用品。在日常生活中枕头为木制,而墓室内陪葬品的材质可以是象牙、雪花石、石松石、长绿石或陶。

 
 

 

 

 

 

晃如古代女孩子香闺里的小绣花枕头 
 
      
    如今的枕头已经不再单一迎合你的头部了,而开始迎合你的眼睛。看下面这款小绣花枕头,是不是感觉回到了古代女孩子的香闺里?也许它也只适合放在衣柜上仅供养眼吧,因为谁又舍得枕上去呢?      

                    

 

绣花枕头

 



有爱,枕头也传情!
《枕头记》:做中国第一本关于枕头和睡眠知识的百科全书。枕头专业制造商-适之宝枕工坊编写的网络博客文集,内容包括:枕头的历史,枕头的文化,枕头的故事,枕头最新的发展,枕头的科技运用等;另外收集与枕头相关的健康的知识,与枕头相关的睡眠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