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与信用


读完陈志武先生的《金融的逻辑》,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银行办了一张信用卡。之前,无论我的同学怎么劝我办信用卡,我都坚决拒绝(我一直认为信用卡是银行骗人消费的圈套)。但读完《金融的逻辑》之后,我的思想观念马上改变了。
那么我的观念是怎么改变的呢?因为我看到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谁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把更多的未来收入作证券化变成今天的钱,谁就能在未来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看完以后,认为说的很对,反复读了几遍,便急不可待的去办了一张信用卡。
当然,用过信用卡的人都知道,信用卡是有一定的信用(消费)额度的,也仅相当于把下一个月或两三个月的收入变现拿到今天来使用,是远远比不上股票市场这个未来现金流的折现机器(可以折现未来二三十年的现金流)。信用卡对于个人而言,是一种简单的个人消费信贷服务(国内暂时做的也不是很好),也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都知道,随着个人信用水平的积累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信用卡是可以升级的,个人的信用额度也是可以提高的。最关键的,我认为还是培养一种守信用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在经济方面,养成一种良好的打理钱财、诚实守信的生活方式。或许,最重要的是我们的信用水平提高以后,我们在人生发生意外或者不测的时候,我们能够以一种较低的成本从银行借到贷款,缓解自己一时的经济危机。
前几天,我寻找金融方面相关资料的时候,发现一段普及金融知识的视频,里面提到:在现代商业社会里,我们如何积累比较高的信用水平呢?答案就是到银行办理一张信用卡,逐渐的积累自己的信用。这无疑又让我兴奋了半天,看来自己对金融的理解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人无信不立,这是古人的老话,说明诚实守信的重要性。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农业文明逐渐的进入了工业文明,现在已经进入了商业文明,交易充斥着社会的各个角落,经济体系变得越来越复杂。而此时,维持社会经济基础的交易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频繁,跨时间、跨空间的交易(即金融活动)也逐渐的增多,甚至变为主要的交易方式。这个时候,诚实守信就变的非常的重要,不然,就会出现彼此之间不信任而导致交易停滞,造成交易成本很高,后果就是降低了社会效率,对人对己都没有什么好处。其实,美国高度发达的金融体系就是建立在社会人的良好道德感和彼此之间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的。而且,我们也看到了,一旦这份道德感出了问题,信任消失,就出现了二零零七年的次贷危机,进而导致二零零八年的金融危机。至今全球各国仍在金融危机的泥潭中苦苦挣扎,所以,作为现代人,培养一份信用,完善自己的道德,对人对己都是非常有利的。
好吧,希望朋友们好好的经营自己的信用,发展自己的道德,给自己的未来一份轻松,一份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