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价的动力要不得



    近日,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在某论坛上说,在目前我国城市化建设高歌猛进的时候,期望房价大跌,是不现实的。先不论拿城市化进程当做高房价的借口是否合理,下面他说的话更是语出惊人。金岩石认为,当一个城市自有住宅率超过50%,也就是说超过5成人有房时,那么城市就会死亡。如果刚刚毕业的人都能买上房,那么国家就会衰亡,因为这会令人丧失目标,丧失实现目标的动力。

    在国家和地方正想方设法如何加大调控力度来撼动坚挺房价的当下,金专家的论断无疑是给政府和期盼房价跌到“山寨版目标”的刚需一族当头一棒,同时,无形中也给刚被痛打落水的开发商抛去了一根救命稻草。按照他的逻辑,似乎房价高,过半人买不起房是理所当然,政府大可不必劳神,百姓也不必因为买不起房而满腹怨言,因为这都是舍小家为大家,为了咱们的国家和城市不衰亡。所以说金专家认为房价不高太离谱,认为当一个城市自有住宅率超过50%,城市就会死亡更离谱。这还姑且不说,我就揪住一点不放,先说说高房价下的动力到底能有多少?

    如果刚刚毕业的人都能买上房,那么国家就会衰亡。原因难道是“这会令人丧失目标,丧失实现目标的动力”?这根本就是无理取闹,甚至有点急了要跳墙说出的话。难道一个人一生的目标和动力只是为了一套房子吗?

    说实在话,我是非常赞成刚毕业的大学生完全没有必要就一定要买房,毕竟现实条件是房价很高,至少相对你的收入是相当高。所以大学毕业生买房不现实。先不论一拥而上的行为会不会造成房价被推高,单说说要靠正当收入来买房几乎是天方夜谭。但是是不是人生目标就要定为看不到摸不着才能激励你上进呢?调查显示,北京已经出现了500多万的中产阶级,他们买套90平米的房子约160万,尚需要25年。更何况大学毕业生呢?所以买房几乎是很渺茫的事情。用这样的目标来作动力,真能奏效吗?

    “动力”听起来是褒义词,而“压力”似乎更倾向于贬义词。但任何事物总有两方面,压力可能变成动力,动力也可能成为压力。动力促人积极奋进,压力摧人意志消沉;但是动力也容易让某些人忘乎所以、自由散漫,压力也可以让某些人忍辱负重、进而不退。这正是俗话说的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没房没钱的人为着一套房子可能要耗费毕生的心血,有房子的人也是担心房子会贬值,更是表现出楼市崩盘后的恐慌。毕竟房子不是大白菜,有房的人的房子也不是轻易得来的。所以这都是高房价惹的祸。但是房价高这是不争的事实,它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更不会三两天消失。

    高房价是客观存在的,有弊必然也会有利,利弊是相互矛盾的一对统一体。尽管如此,矛盾也有主次,我们是把高房价带给人们的压力作为主要矛盾还是用高房价的动力来激发我们的斗志呢?

    高房价在一定程度上能给人们形成一种无形的动力,从而促使他们努力提高收入。其实这种想法只是一个理想化状态,事实上人们的心理不可能完全接受只有动力,恐怕在过高房价的过大打击下带给他们的更是过大的压力。如果说辛辛苦苦一年都买不了一平米的房子,如果说也没有别的办法,那他们会不知道奔波一生都买不了一套房子吗?明知道买不了他们还会拼那个命吗?

    恐怕更多的这些人会认为:比我们稍微穷点的人可能就会得到保障房,而自己恰恰没有办法享受,还不如穷一点呢,干脆混日子,取得“穷人”的资格,就可以住上自己的房子了。或者说即使没房至少也不会枉费一生的操劳。所以说过高的房价的压力更有可能打击老百姓的积极性。

    现在中国一个家庭特别是年轻人背负一生债务甚至牺牲一生财力、精力为了一套房子,这是扭曲的房地产市场和扭曲的畸高房价造成的,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如果像一些国家一样,国民住房负担并不是太重,房价与家庭年收入比例在5倍左右,那么,中国城市人的活力、干好事业的劲头会被更好更大地释放出来,生活质量会更高,幸福感会更强。而不是相反的“丧失目标,丧失实现目标的动力”。

    当然我们不是说,面对高房价就要意志消沉,但是把高房价下的房子作为人生目标实在太悲哀。高房价下的房子究竟能不能对你形成很大的动力姑且不谈,单论如果所有人都将这种有性的巨大财产作为人生目标,那么人类社会将会“进步”到何种程度?扭曲的房地产,扭曲的房价,在这种扭曲的东西当做人生目标的背景下,人是不是也会被扭曲呢?

    事实告诉我们,许多人被高房价变得灵魂扭曲、价值观跑偏。过去恐怕谁也没有想象到,N年后某些城里人为了买套小产权房宁愿当农民,某些人为了买房竟然要放弃自己“尊贵”的身份,想当一个低收入者。面对婚姻,没车可以,没房不行。没有房子,就没有妻子,也就没有孩子。房价高攀的时代,住房从工具变成了目的,成为人们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人们的生活不再轻松,笑容被忧愁驱赶。人们除了住房还有什么?

    高房价不仅在改变或者扭曲普通市民的心理,而且它正发挥着自己的传导作用,往社会的内里渗透,甚至改变了社会精英的心理,这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情。多少高官因房子落马?多少普通百姓因房子闹上法庭?多少婚姻和爱情因房子而崩溃?这些都是因为人们因高房价而把自己的价值观扭曲跑偏造成的。

    从普通人到公务员,高房价不会放过任何人。消除这样一种现象,需要住房制度的完善,更需要政府能管好房地产市场。居高不下、越来越高的房价对社会关系和伦理的破坏力实在太强大了。

 

推荐阅读   90后搞怪评剧《卷席筒》笑爆全场

40年未上演评剧《野火春风斗古城》再现舞台

三年内房价将必跌的十大理由    买不起房就回农村老板剥削谁

2011年房地产崩盘会应验吗?    新华社连批高房价要不要封杀

三无80后:高房价逼我打光棍    致穷人:政府不降房价小秘密

2010年后房价必跌的十大理由    中国最贵豪宅被90后买走说明

驳任志强:低房价的10大好处    判断买房是否合适的三大标准

房价即将被迫迎来拐点时代?    购房者遭强奸为何仍有激情?

80后坐拥11套房子却还在叫苦    买房后悔了请不要怨“傻根”

中国房价究竟降多少才合适?    10个绝对常用字念对1个算你狠

买房应学计划生育一户一房制    山西煤老板们买房的10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