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元星:开发商不该成为地奴


    据百度百科的解释,房奴一词是教育部2007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其意思为房屋的奴隶,这个词高度概括了当下购房者购房之后面对生活压力的无奈,现如今房奴一词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热点。客观地说,购房者成为房奴并不是房价升高导致的,恰恰相反,正是这些本买不起房、付不起月供的购房者自不量力地蜂拥买房推高了房价,自己给自己挖了坟墓。作为一个理智的、以自主为主的购房者,什么时候买房、买什么样的房子,跟房价水平、涨落快慢没有太大关系,主要考虑你的个人需求及个人承受能力,如果是按揭购房,应该考虑首付与自己的静态存款量是否匹配,月供与自己的动态月收入是否匹配,真的成了房奴,那是自找的,活该!

    对于开发商而言,道理也是一样的,什么时候买地、买什么区域、什么价位的土地,跟总体的地价水平及涨跌没有太大的关系,考虑你自己的开发定位、资金实力、消化及开发能力,尽管别人疯狂拿地,尽管拿地有绝对正确的理由,土地是房地产开发的最关键要素,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但是,作为多年专为城市推介土地、为开发商协助拿地的专业顾问,笔者还是奉劝开发商要谨慎拿地,尤其是在宏观政策不甚明朗的当下,冬眠、少动、拒绝诱惑是最明智的做法。一些所谓的专家推测大势已探底,甚至鼓吹开发商借势抄底的说法,建议不为所动,甘愿把这一次机会留给别人。

    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是为了遏制部分城市的房价过快增长,不是打垮整个房地产业,显然,调控是为了挤掉房价中的水份,从哪里挤?平均而言,楼面地价、建安费用及开发毛利各占房价的三分之一,楼面地价中的大部分为土地收益被政府拿走了,建筑建材商的利润在建安费用里,开发毛利中很大一部分交了各类税费也被政府拿走了,剩下的才是开发商的利润,估算一下,在总的房地产开发利润中,大概政府拿走了60%,建筑建材商拿走了20%,开发商只能挣到总利润的20%。如果真的要遏制房价过快增长的话,显然从降低房地产税费及地价入手最有效,所以,每次调控,最担心被动了奶酪的不是开发商,而是各地方政府。但目前是不现实,因为我国实行分税制后,卖地及盖房成了地方财政的最主要来源,从根本上来讲,调控只是一种长期的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

    博弈的漩涡中,购房者与开发商更要有清醒的认识,受益也好,受难也罢,也许只在一念之间。

    面对动荡的时局,首先要有平静的心态,保持低调。哄抢地王,血腥厮杀,甚至赤裸裸地贿赂,必定要遭报应。尽管公开方式拿地是必然选择,但没有技术含量的血拼已经被人耻笑,以BOT方式获得地下商业开发权经营权、以代建市政工程获得政府信任、以一级开发曲线拿地等正在被大开发商采纳。

    各地政府最希望开发商大口大口吞地、抢地、囤地,再借助宏观调控、土地整治风暴,把开发商手里的闲置土地无偿收回,卖给下一个、下下一个傻蛋,于是,地奴层出不穷。笔者奉劝妄图自不量力抄底的地奴们再三思量一下:

    一是土地增值空间在减小,靠土地增值发财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二是囤地成本及风险不断加大,土地闲置费等各类税费在所难免,两年不开发无偿收回的魔咒在劫难逃;

    三是开发贷款条件越来越苛刻、程序越来越复杂,有地就能融资开发的指望已不现实。

再次借用冯伦关于“五岁娶媳妇”的语录,冯伦说“你的愿望和能力要匹配,五岁就娶媳妇未必是好事,那是做不好老公的”。房奴是自找的,地奴也是如此。

(崔元星 国际商务策划师 中国泛地产策划网www.bbbest.com 0755-2672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