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轻人的来信:
希望有更多的人讨论中国军事
您好,顾教授。
有幸拜读了您的《军事改革五点建言
》这篇文章,初看有些惊讶,这样的话题还是比较敏感,一般人是不会触及军队的,一直以来,军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享有很多特殊的权利,在战争年代一些特殊的“照顾”是应该有的,但是在战争逐渐电子化,而且战争的发生几率等等战争性质的变化特殊的“照顾”应该取消,很多方面应该逐渐趋向于平衡,往往市场经济化是趋向于平衡的好办法,我觉得军队医院应该合理的关闭一些,文工团人员一部分应该地方化,而不是台上高位,唱个歌,演个小品就能当将军,这未免显得荒唐。
但是我觉得外国的军队体质和社会军人体质并不适合中国本土。在朝鲜战争的时候,用人身肉体当做火墙等等方式显示出来的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和战斗方式让美国人感到震撼,这也显示出了中国军队的执行力。再者,面对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中国军队表现出来的是外国军队所不能理解和想象的,反应迅速,不畏危险等。虽然可能有的时候是赶鸭子上架,但是最少可以保证的是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会有人站不来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灾区。可一旦市场化了,在社会制度和结果还不太完成的中国社会,尤其是当今,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缺失,这些还是否仍然是发生,不禁让人有些怀疑。
你说破除社会军训花架子,这应该是一个迫不及待的事情,现在的80后,90后社会责任感缺失,自私自利,目中无人,只知享乐,一点苦都吃不了,军队何不承担起这个责任,让每个人都必须进入军队训练,培养社会荣辱感,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于有能力的原意在部队干的可以择优录取,这样既可以提高部队战斗力,又可以纠正下一代的坏毛病,何乐而不为呢。
部队中现在的淘汰机制也不能让人理解,由于部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采用的是一刀切的方法,往往有一些才能的人因为在某个级别达到一定年龄就要专业或退休而离开工作岗位,这也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浪费。
读完您的文章很有感触,中国的变化日新月异,但往往会让人感到中国社会会在动荡和不公平中继续,需要像您这样有正感,敢说的经济学家站出来,期待您更多的文章。
一个有感于您文章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