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洋鬼子”这个说法,出自鲁迅上个世纪20年代初期写的小说,迄今已近百年。按生命周期和代际更迭,该有第三代的孙子了。
一百年前的假洋鬼子,产生于当时五四精英全力以赴引进西方文化、抨击假冒伪劣之际。与那些真正受过现代西方教育并能引领社会发展进程的西化精英们不同,假洋鬼子们是中国民众眼中的异类,他们被后人描述成洋装短发,不学无术、装腔作势,甚至有的还洋奴十足,干着“以夷变夏”的勾当。
一百年后,我又见到了孙子辈的新假洋鬼子,他们是在大陆又一次面向西方的改革开放后出去留洋者中的变类,人数不多,却也不少。留洋后,他们中的有一种人又回到了洋这边,俗称“海归”,吃国家的饭,做自己的事;还有一种人是留在了洋那边,通称“华裔”,重点给洋人打工,也兼带着回大陆来挣点同胞的钱。这一年来,我就领教过一小部分这样的假洋鬼子,不是途说,都是活人,不是故事片,而是纪录片。兹剪辑两个片段如下:
去年,不知哪根青筋痒痒了,我供职的高校觉得各个院系学科发展水平的高低,光是国内高校之间的专家们相互评来评去,还不够劲,还不够含金量,还不够国际化,还显不出领导治校有新章程。就闹出幺蛾子来,说要请外国同行专家来评审院系办学的优劣。按说这么整也无不可,甚至说还有那么点创新性。比如理科、工科、医科,国际化的程度高,学术语境也比较接近。退一步说,即便文科中,那类文理兼收的管理学啊、经济学等,也都有与国际接轨的可比性,请来国际评委当裁判,评个心服口服加全服什么的,倒也在礼数上说得通。
可中国传统学科像什么中国哲学、汉语言与中国文学、中国历史、甲骨文、古文献、国画、中国民乐以及我在的文物、博物馆、考古这样的院系研究所,却也被要求聘请外国或海外专家来评,就叫我大跌眼镜了,眼镜吧唧掉到水门汀上,碎成了八瓣儿。这简直有点像哈佛大学的美国文学专业或者慕尼黑大学的德国古典哲学专业,非得请中国学者去评论好坏一样——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试想,中国人做的德国古典哲学再好,能干过德国本国学者么?同理,中国学者把美国文学弄得再棒,能做过美国本土的教授吗?人家德国佬美国佬乃至什么国的佬,办大学都几百年了,什么时候搞过此等笑林广记式的国际评估呢?
外国佬不要中国人去评他们,中国佬却非得死气白咧地请来洋鬼子判自己。大陆体制内的事就是上传下达,不能质疑。所谓正确的要执行,不正确的也要执行;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在执行中加深理解。于是,外国的专家被请来了,我一看名单就想喷饭。都些什么人呢?局部有零星小雨式地只有一两个真洋人点缀于侧,其余清一色都是海外的“华裔”,即新假洋鬼子也。更可笑的是,其中居然没有一个是做文物考古博物馆学科这一行的,他们搞的是历史确切说多搞的是搞近现代史。不做我这个学科,活脱脱的外行,却权威大腕似地听我们向他们的汇报,真好意思?!我根本就不怀疑他们连什么是考古什么是文物都闹不清,可他们还大言不惭地向我们提学科属性问题,声称什么文物考古就是给历史学提供研究史料的云云,并且当着校领导的面做评估总结时,提出文物考古只有合并到历史系中才有出路、方能发展的狗屁结论。
我的天?!这种结论简直与世界上的所有文物考古办学发展方向背道而驰,英国不这么搞,老美也不这么干,即使在中国,文物考古已因其越来越多的科技保护技术的应用,早已不再只研究历史问题,学术语境渐行渐远,正脱离传统意义上的历史学科,朝独立的一级学科方向发展,据说今年底前国家就将正式公布。如果放在十几二十年前我年轻时,面对这种四六不懂,信口胡诌,乱点鸳鸯配,满嘴念歪经的新假洋鬼子,我尽管不会拍案而起,也会质问他们凭什么这样做结论?凭什么如此装洋蒜的?
上面说的一则是公对公的事。还有一则不是公事,纯属本家私事,也差点被新假洋鬼子给坑了,坑得我和我家人几乎要状告那厮。那厮是个女性,挂牌的广告上说是德国回来的什么医学博士,在沪上一家著名的大医院里做一个科室的专家门诊。家母染恙,挂诊问病。但见她冷若冰霜,给家母瞧病时带个口罩还算罢了,居然还带着个胶皮手套。她头都不抬,一不问病况,二不用医械,三不上B超,只是凭手套里面的手拿捏几下,没三分钟,便放话道:“出去问问有没有病床,办个住院手续,先开个刀再说。”家母七十有五,什么叫先开个刀再说啊?! 那可不是闹着玩的,直急的我们一家哭腔一片。
我们被她的无情都吓得晕对晕,厥碰厥,晕厥卷晕厥一般,想到了有形容词叫抱头鼠窜、溜之乎也之类,赶忙转诊到另一家医院去再诊。这是一家中医院,科室主任没博士学位,只是位毕业于某省铁路医科学院的大专毕业生,年岁50有余,属于国产老中医一类。老中医不戴手套亲手用诊,还倒来水给家母喝,稳定了家母情绪也稳定了我们家人情绪,用雷锋的词叫春天般的温暖吧。只看他搭脉、听诊、B超等手段后的诊断结果是:“老人家年纪大了,身体的这个部位有点发炎,配点药先吃吃就没事了。吃一个疗程的药看看再说,贵药也不一定对症,先吃点常规药试试,一共162元,去付钱取药吧。”刹那间,老母和我们全家都激动快要哭了,泪飞顿作倾盆雨!
与公与私,我算是把亲身经历的新假洋鬼子的二则故事简略讲完了。二则是个例,个例就不是凡指所有“海归”和“华裔”两种新假洋鬼子的意思,那就打击面太大了,不厚道,鲁迅当年也不这么干。但而今国人遇到的新假洋鬼子实例,又何止如此二则呢?!何况比起鲁迅一百年以前,又多出了些许异性的新假洋鬼子,性别女。这是鲁迅那样的老男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