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式泛资源化系统性理论全面建设政府环境决策管理系统
原创作者: 董斌
湖北襄樊学院鄂北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区域发展研究员
环境生态/环境决策管理研究员
关键词:中国式,泛资源,系统性,环境决策,管理系统
人民网报道:8月7日23时许,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引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目前已致1144人遇难600人失踪;舟曲5公里长、500米宽区域被夷为平地。在这样的灾难中,汶川和舟曲等等地方的灾难中,我们已经不得不反思了。我们需要在这种背景下警醒了!单从现象上我总结如下:
中国的环境生态管理现状
① 全国环境执法和林业监察执法普遍严重稀松甚至缺位,导致植被水土被随意破坏:例如,据资料显示,在舟曲境内大概就有4000多伐木工人,从1952年8月舟曲林业局成立到1990年,累计采伐森林189.75万亩,滥采滥伐导致了植被破坏。
② 政府灾害环境预警机制松垮和环境决策失误导致城市建设没有良好规划埋下祸根:例如,舟曲在泥石流隐患下县城依然迅速膨胀发展。
③ 法律间没有形成可循环发展的系统生态链。比如地方法规与法律间要形成约束——协调机制。建筑应首先通过环境行政法监督监察通过。随意的批准的建筑和土地开发和挪作他用人为的堵塞自然形成的天然河道。
④ 区域发展中资源规划不合理致成了国家自然资源防灾减灾管理与自然资源开发冲突导致了人为破坏山体水土结构:上游大型水利工程项目提高了山体蓄水水位,使本来疏松的山体更加疏松,山体水土结构被人为破坏,更重要的是大部分专家们不敢说,因为这是“上边的决策”。
政府决策管理系统的严重缺陷
甘肃舟曲泥石流灾难彰显了政府决策管理系统的先天严重缺陷,针对汶川地震的后遗症,中国的政府智囊机构对汶川地震后遗症有什么谘询报告?在该报告里,对周边态势和严重影响地区有什么警示性内容?该谘询报告起到了什么作用?对周边在建工程态势和严重影响地区在建工程有什么影响?对周边在建工程态势和严重影响地区的未来城市估建项目有什么规划?这些问题,这些智囊机构提出过吗?
反思政府的决策管理系统,有很大问题。政府有很多智囊机构,这些智囊机构对政府决策能起到的是真正的咨询作用还是专为政府的项目做绝对可行的“伪可行性报告”?诸如三峡决策、诸如舟曲城建决策,等等的,貌似经过了集体决策,究其真实状况,大部分是一把手拍脑袋、拍屁股工程,而置智囊的建议与意见于不顾,乱决策、盲目决策。你们的所谓集体决策是不是走形式,党内人士和政府人士很清楚!十多年前,中科院专家对舟曲泥石流即公开提出警告。如果参考了智囊的意见,相信损失可以减小到最低。我相信,直到今天,汶川后遗症依然没有解脱。
中国式泛资源化系统性理论全面建设政府环境决策管理系统
中国人民固有的哲学智慧传播了几千年,根据古老的已经理论,可以建立一套系统的现代化中国式泛资源化系统性理论,进行全面建设政府环境决策管理系统
,例如下表
====================================================================
山川湖泊景观系统(艮)Centrality(居中兼善,善养生息,顺随自然)
风雨雷电预报系统(震)Creativity(严格执法,毫不容情,尊敬自然)
后勤给养保障系统(坎)Coordination(协调包容,隐蔽安全,效仿自然)
行政干预执行系统(乾)Contingency(时刻警惕、雷厉风行,防备自然)
物资储备应急系统(坤)Centrality(居中兼善,物资充沛,应对自然)
文化激励资源系统(兑)Contingency(变化不息,激昂向上,学习自然)
信息通讯传达系统(巽)Creativity(通达及时,全面监测,备战自然)
====================================================================
① 山川湖泊景观系统(艮)Centrality(居中兼善,善养生息,顺随自然)
旅游局已经担负起这一任务,但旅游局是消费者,目前,需要整合旅游局和环保局功能,将消费者与维护着的身份统合起来,减少碳足迹。养护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建设上,注意顺随自然,保持原始风貌。
②风雨雷电预报系统(震)Creativity(严格执法,毫不容情,尊敬自然)
尊敬自然。在工程批复方面,以不要改动变动山川地貌为主,地震系统和地质系统要密切交换意见,通过像雷电一样,毫不容情,严格执法,来实施监控监督。
③后勤给养保障系统(坎)Coordination(协调包容,隐蔽安全,效仿自然)
社会供应系统和服务系统,如消防、道路、交通,等等几个方面,要互相协调包容,效仿自然,像水流一样,做到随时发现隐患随时在岗服务。
④ 行政干预执行系统(乾)Contingency(时刻警惕、雷厉风行,防备自然)
行政管辖、安全预警、公共安全、司法干预系统,时刻警惕、雷厉风行,防备自然灾害、人为灾害。
⑤ 物资储备应急系统(坤)Centrality(居中兼善,物资充沛,应对自然)
在物资贮备、应急供应系统要实现物资充沛,以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负面需要和大量应急。
⑥ 文化激励资源系统(兑)Contingency(变化不息,激昂向上,学习自然)
要不断通过在岗学习,在线学习、考核学习、竞争上岗,提升上述系统人力资源储备的职业素质素养,实现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⑦ 信息通讯传达系统(巽)Creativity(通达及时,全面监测,备战自然)
通过更新硬件资源,保持监察系统的先进性。信息通讯传达系统必须像风一样,做到通达及时,全面监测,备战自然。
⑧透明管理监督系统(离)Control (透明控制,及时治理,迅速调度,优先安排)
环境决策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分依法配合协同运作。
按照我们固有的行动,各个系统独立运作,政府的决策系统和智囊机构决策系统是分离的。也就是“你唱你的歌,我谱我的曲子”。这体现在十多年前,甚至2003年以前就有预警,但这些预警并未采取相应的行动和机制。 是不是这样,这些是不是走形式,这些党内人士和政府人士应该很清楚!十多年前,中科院专家对舟曲泥石流即公开提出警告。如果有警示性的谘询报告,如果当时参考了智囊的意见,如果在这里不要在盲目发展,盲目建设,相信损失可以减小到最低。
其一,建立科学规则化决策资源:政府缺乏对决策管理的科学的章程规则。
政府对决策管理系统没有个科学的章程规则,是造成“拍屁股”决策,“拍脑袋”决策的原因。如果以行政法的形式确立《政府重大项目决策谘询法》确定智囊谘询报告的决策影响权重管理办法和责任承担办法,规范智囊谘询报告的决策影响权重比例、和责任承担权重比例。我想出的问题肯定会少起来。
其二,储备管理科学人力资源:要切实提高党政官员的决策管理素养。
中国市级政府里的公务员博士学位率,我相信在全亚洲是很高的,为什么政府里博士那么多,反而不会决策不会管理了?是不是因为野鸡博士和虚有其名在职博士太多了?野鸡博士是不是造成决策灾难和管理灾难的重要因素?有些领导用心读较高的学位是好的,但是很多人完全是混文凭。混了文凭的领导,不见得其领导力提高到哪儿去。
其三,高度发挥智囊团资源:从中央到地方要高度的发挥专家智囊团的作用。
香港《大公报》13日刊文说,对舟曲泥石流灾害救援,在中央决策高层部署中,科学安排、科学处置、科学方案及与科学实施相关内涵深刻的提示语,被放到重要位置。我们看到,在突发事件处理中,新闻报道是“副总理回良玉已经代表党中央对舟曲灾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实地考察,因而充分注意到了这次灾情的特殊性,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地震和一般洪水造成的危害。”请试问,我们尊敬的总理温家宝,副总理回良玉确实很辛苦,他们亲自赶赴灾区一线,但如果身边没有处理泥石流灾害的专家智囊团紧密参与,很难想象能做到“科学安排、科学处置、科学方案及与科学实施”。这在地方决策中,脱离智囊团的领导拍脑袋决策,非常严重。
其四,发挥科学化预警机制资源,多做事前孔明,少做事后诸葛亮。
据新闻报道“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的专题会议上,常委们认真听取了国务院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指导协调小组“关于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情况的汇报”之后,才对症下药地展开具体研究和详细部署”。试问,中国的政府智囊机构对汶川地震后遗症如果做出了谘询报告?在该报告里应该有对周边态势和严重影响地区警示性内容,那么常委们认真听取过这些内容么?看到舟曲在灾难中倒下的一栋栋新楼,这些最新建设在泥石流多发区域的新楼,既浪费了民脂民膏,又毁灭了更多生命!领导们更多的往往是事前孔明,事后诸葛亮。
其五,建立严格环境监察执法的法律环境,把环境法提高到更加重要的地位,加强全民环境教育。
官方资料显示,此次重灾区之一的三眼峪沟曾在1978年、1989年和1992年三次暴发泥石流,造成城区842间房屋毁坏,死伤196人。尽管专家们早已提出警告,但舟曲大肆砍伐树木、破坏生态环境的事情并没有杜绝。
全国大面积的砍树、毁林、开荒政策,放大了自然环境灾害。据《舟曲县志》记载:“50年代县境森林覆盖面大,山清水秀,生态环境平衡,空气清新湿润,以后由于大面积开荒、毁林,水土流失严重。”此后,在“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猫思想”带领下,当地农民大规模的开垦坡地,加剧了舟曲泥石流爆发的可能性。
其六,创建预警区建筑规范:严重地质灾害区域房屋建筑建设标准亟需规范。
无论是汶川灾难还是舟曲灾难,那些因过度开发环境而身处险地、却依然采用砖木、泥质结构的楼房,被淹没了许多,但有为数不多的房子在周围的房子被摧毁后却始终屹立不倒,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说明,房屋质量差是导致死亡人数高的重要原因。
在这点上,国内外存在较大差异。美国几次大地震虽然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但死亡人数都控制在100人以下。根据美国地理监察(US Geological Survey)提供的数据,美国洛杉矶分别在1971年和1994年发生6.7级左右的地震。1971年的地震65人死亡;1994年的地震,60人死亡。而中国死亡人数是其数倍甚至更多。
其七,选址:多学科泛资源防灾减灾,科学性的“看风水”也并非是迷信。
我提倡科学风水。风水不是科学,科学风水才是科学。风水学著作《地理原真》里有个《不用罗盘法》,讲的是“形势风水”的原则,它讲选择地址建设工程,不要有“箭砂”,舟曲的选址,偏偏选址在“箭砂”上,什么叫“箭砂”?就是直接的面对“凶煞”和“恶煞”,所谓的“凶煞”和“恶煞”,就是“泥石流冲击扇”、“滑坡带”、“激流险滩”等等不符合人类住居标准,能给人类带来灾难的环境。
风水学上有个词语,叫做“朝抱有情”,“朝”是面对的地质地貌环境,“抱”是“周遭的地质地貌环境”,“有情”就是好的状态和状况,对面和周围有“泥石流”“山崩”“滑坡”“垃圾焚烧厂”“露天辐射矿山”“激流险滩”等等这些,就不符合“风水”原则。风水科学不科学,你从这里自己判断。
当然了,有人打着“科学风水”的旗号讲“迷信风水”,这种人就是十足的骗子,他们还谎称其讲的风水是“物理学风水”,他懂什么叫物理学么?纯粹一个大骗子,诈骗犯,把这种人绳之以法,叫这种骗子无路可走,科学风水学才能振兴,人民才能避免更多的不懂科学风水带来的不必要灾难。
最后,我给出一点建议和意见
环境是有报复性的,你怎样对待环境,环境就会怎样对待你。我们爱环境,等于爱自己本身。一棵树,牵连一个生命,那个生命可能是你的子子孙孙中的某位;一片草地,联系一个生灵,那个生灵,也可能是你的子子孙孙中的某位;当你破坏环境的时候,你是在为你的子孙掘墓!舟曲就是明证!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从全球系统来看,高碳经济是使地球陷入灾难环境的重要因素。矿产能源业、建筑业、钢铁行业、煤炭行业的蝴蝶效应,对全球人民的生活和安全稳定已经形成巨大的威胁。从社会系统动力学考量,低碳竞争力已经成为国家安全和人民安全的救生绳。 台湾高雄县小林村398人惨遭泥石流掩埋千人下落不明,泥石流重创甘肃舟曲致127人死亡上千人失踪......全球未来的灾难因为地球人对地球的破坏而逐渐加剧。
防灾救灾,政府重视是第一,防灾抗灾是首要;未来年月灾害将频繁多发,全国必须摸排分级过审,建立灾害地图和避难点网络,对于特特急危险区域必须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特急区域进行暴雨大雨期间避险防灾。总结教训,增加不要让灾难在毫无防御情况下简单性的重复再现的几率。
人类居住区建设在泥石流的必经之路上,建设在地震多发区,建设在辐射矿物质矿山,都是一种灾难。舟曲绝对不能原地重建,包括汶川原地重建都是错误,舟曲处于亚洲第一滑坡和泥石流多发地带,汶川地震处于中国一个大地震带——南北地震带上。舟曲重建必须异地另勘,不排除涉及跨地移民。
警醒世人:天灾不测,但如果官员们在那些死难者的生前为他们的生多负点环境、规划、政策、执法的责任,今天,舟曲就会少N多的人免予被列入环境灾难的殉难者名单。我不知道这些形式主义是在对当地某些环境、规划、政策、执法岗位上见利忘义不负责任的官员的侮辱还是亵渎?仅此向那些死难者默哀,作为我无奈的唉声和呼吁!各地向甘肃舟曲遇难者志哀http://sinaurl.cn/bFwpU (截止时间8/15/8:00)
新闻报道参考:
http://www.asahi.com/english/TKY201008090137.html 截止时间8/10/20:15
http://policy.caing.com/2010-08-11/100169654.html 截止时间8/11/20:15
http://www.dzwww.com/special/ts/jdf/201008/t20100814_5765135.htm 截止时间8/14/21:13
http://news.163.com/10/0814/18/6E2M7N4S000146BC.html 截止时间8/14/22:00
灾难分析: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环境监测院权威专家警示:http://www.infzm.com/content/48811
甘肃舟曲启示录:环境治理也是硬道理 http://www.21fd.cn/newsinfo.asp?id=5737&cid=10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