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房子我做主!


我的房子我做主!

/管益忻

 

中国的房价,尤其是一线城市的房价,如果按照房价收入比来衡量,显然是高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只是,尽管房价收入比已然高达15倍,但我们的房价却没有丝毫收敛的迹象,反而大有节节攀升之势。对房价走势的判断,市场上有很多种声音,涨跌之辩从来不曾停止,纷纷扰扰,难辩东西。

最近,银行的压力测试是否意味着房价会下跌的猜测已引起广泛质疑。对此,有金融学者表示,至少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之内,房价是不可能会出现60%的下跌,就连30%都不会出现。道理其实很简单,试想,如果一个人在20103月份买了一套价值100万的房子,首付30%30万元,在银行贷款70万,按照20081223的利率下限(7折)、贷款20年来计算,他总共要还银行1032266.57万元,月还款4301.11元,到2010年年底共还款43000多元,还剩近99万元。如果房价下跌30%,这个房子的市值就成了70万元。在那样的市场情况下,银行就会因出现大量的断供现象而产生的坏账。而这样的情形在中国是不被政府所允许的。

“房价五年翻一番”的雷人观点出自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之口。他认为,房价五年内翻一番是平稳上涨,每年涨12%13%,直到城市化结束。而且过去就是这么涨起来的。北京1986年第一个商品房开盘价是1200-1500,天价开盘。人民日报曾评论道“像这样的房价,在北京工作一百年也买不起一套二居室的房子。”可1200元至1500元现在还觉得是天价吗?由此视之,实际上我们一直是在天价中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也就是说,未来的五年之中,房价还会再翻一番。

对于房价,雷人观点不止一个,北京科技大学赵晓教授“再过10年中国房子将过剩”的观点同样吸引了不少眼球。他认为,1015年以后,中国的房子将和其他很多行业一样出现过剩。中国目前正处于人口转折的关口:今年高考考生减少了75万,说明青年人越来越少。人口减少,在一线城市表现更为明显。上海到2015年,北京、深圳(根据中科院调查,应为天津)到2018年,人口将出现零增长。与人口增长趋零相反的是,中国房子越建越多。下面一组数据更可以支持这一观点:前几年,中国销售额跻身百亿元的房企还很少,现在,已有房企开始向千亿元的目标进发。此外,现在很多人看好房子的投资前景,纷纷购入房产,未来这部分人肯定会将房子放出来,市场上的房子就会更多。人口增幅放缓与房子不断增加,也许会过剩的同时,“居者有其屋梦”之梦想实现的机率越来越高。

笔者以为,对房价走势的预测,实际上是用今天的分析来论证一个明天发生的事情,但对于明天的事情,因为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我们往往很难对其做出一个笃定的判断。而房价之于某个普通老百姓,那就有很多个性化因素会对理性选择产生影响了,比如你的经济实力,你在什么样的区域买房会既离单位近又有利于孩子上学,或者是老人看病,以及你的审美情趣,等等,都会使得个体选择受到影响。

只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我们不可以在摆脱旧社会枷锁的今天却成为了房子的奴隶!当然,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一个基本的逻辑前提:不是所有贷款买房的人都是房奴。总之,买房要量力而行,不是为房所奴,而要使房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