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上看,我思考现在我们的问题是我们高估了自己,而认为别人对我们的赞扬是理所当然,我们正处于于自满阶段。
cctv2经济频道有一期节目,是讨论中国强大论和责任论,由芮成钢主持的,到场的有很多西方经济学家,也有李稻葵等,都在为西方媒体的说法辩解讨论。
“中国经济责任论”包括
“中国人储蓄太多,以低利率借钱给美国导致美国一个历史性的消费狂潮和房地产泡沫”; “人民币被严重低估,至少应该升值40%”; “中国持有的大量美国国债将赋予中国操控美国国内和外交决策的工具”; “中国将吞噬全球能源”; “中国破坏了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最大障碍”; “中国不调整,世界经济将无法解决失衡”; ……
很多问题说法从政府的角度看来说,西方的中国责任论是错误的,但经济的问题从来都是没有国界的,我也不知道谁是谁非,但我们确实高估了自己,特别这几年。
在2008年我们经历了春节雪灾,汶川大地震,地震中展现出来的民族团结力,凝聚力,爱心,以及瞬间筹集的人力物力财力灾难让我们看起来更强大,2008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迄今为止最为精彩的奥运会,向全世界展现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中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很多人为生活在这样的国度而自豪,当时我也是这么想的。2009年我们经历了对我们来说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政府的应对也很好,4万亿经济投资计划,三项救市举措,让我们09年再次沉浸在“保八”的喜悦之中,经济率先在全球恢复,中国股市大幅反弹,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似乎一切都看上去令人振奋。然而数据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安,如果说2008年很多人会说他为生活在这样的国度而自豪,但现在来看,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这样说。很多来自政府的的语调是中国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我们会在2020年超越美国而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其中的错误。我们的决策者在为他们看似很有效的措施兴奋不已,但其实他们已经不知道我们究竟该干些什么,说实话,他们有点迷茫。
持续的高增长是不存在的,事物的规律是循序渐进的,就像财富的拥有是个积累的过程,它只能是一个过程。2010年的情况已经说明这些,不用多说了。克鲁格曼认为中国要超越美国至少还需要二三十年,这是一位尤其直率的经济学家,只会说出他自己的话,而不会陷入别人的高兴与悲伤之中,芮成钢也为此感到尴尬了,早期是我们认为2050年会超越美国,经过金融危机后,时间被很多人提前了,没有哪个国家会为此而在意,但我们很在意,攀比心态是处处都存在的啊。
很显然,我们正处于自满阶段,复苏总会经历些阵痛,这也算吧,我们需要反思,实际上我们反思的很少,这确实是我们自己高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