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从买不起日本产品,到引进日本技术,再到收购日本企业,这是一个“三级跳”。
根据日本的帝国数据库2010年7月8日发表的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6月底,接受中国收购和出资的日本企业为611家,其中零售店为323家,超过被购日企的半数。被中国购买的日本制造业有69家。帝国数据库分析认为,“日本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品牌效应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今后,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中国的购买力继续增长的话,那么,购买日本企业的速度还会提升。”
【新闻点评】随着全球经济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进而推动一批优秀企业积极把握收购兼并的良机,通过低价收购国企业的股权或资产,以期实现资源配置不断优化、促进竞争效率提高已成为当下中国企业的一个潮流。
中国作为最具潜力的发展中经济大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正逐步深入,为了实现实体经济资源配置优化的目标,将外部优质资源融合到我们的经济发展运行规划中来,带动国内企业经营行为向著名跨国企业的全球化经营管理经验学习,提升自身的水平,以实现长远发展而制定适宜的战略投资计划,应成为中国企业必然的选择。
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发展一批拥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虽是崛起成为经济强国的必要条件,但毕竟还要经历一段漫长的路程。从日本20多年前在美国市场的并购教训中,中国企业应当注重研究并购目的,把握好并购时机与并购手段,但也要树立明确的风险意识。在中国企业近年来的实践中,当年TCL收购法国阿尔卡特后由于激烈的行业竞争因而出现巨额亏损即是明证。因此,在各种社会制度、文化观念、思维定式等都存在很大差异和融合难度很大的大背景下,应当承认现实,积极实行“本土化”策略,务实地对被并购企业进行整合。
企业跨国并购 打铁还要自身硬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