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到处都在大讲特讲企业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的内涵是什么,这倒是亟待回答和把握的焦点。
马克思在分析社会生产力构成时指出:那些成为生产要素的部分是“时代指示器”(传统上多理解为重制造尤其是装备制造、母机制造业),而从人本主体定位上说,指那些领航企业及其企业家——备受人们尊敬的时代旗手。他们之所以受人尊敬,固然与其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有关,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尽了社会责任——为社会生产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时尚、新价值观,全方位、大视野、纵深地武装着企业员工,提升着消费者生活品质;优化着社会文化、精神氛围,从根本上引领着社会前进的方向。
在批判机会主义者时列宁说:我们不是在试验室里种小麦。社会责任、生产新思想并不是风平浪静中进行的,它是在不断博弈中实现的。在人们理念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践行化的今天,一方面,责任意识大为增强,新人新事、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诸多新思想被推上市场;另一方面,在一些领域,一些层面上的人们却根本不顾社会责任,机会主义,金钱拜物空前泛滥:一些被“大造自我”诱惑烧的发昏,本已失却评判事物标准的人们,却空前大胆地“评价”一切,肆意地“指点江山”,形成令人尴尬、啼笑皆非而又极其伤人的“悖论”。王石的“悖论”就很“经典”。王石说:万科拿地不行贿。对此,有人质疑与嘲笑,讥讽他为骗子、伪君子。若他说万科拿地靠行贿,这些人又会义正辞严地谴责,这便真可谓“黑人总是不对”了。
然而,先进、卓越的企业、企业家也总是从严酷环境中成长起来,闪耀出新文化品格的光辉,不断地为社会精神财富增添着新的元素。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过:爱是一种责任。社会责任是企业家生产新思想和充满着爱心的伟大创新工程。新思想何以生产?简言之,一是要学会如何做人,二是要学会如何做好企业,三是要学会如何培育优良品格。然而不管哪一种,关键都在于其爱心和坚韧不拔的创新。
“以德胜天的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给人们做出了榜样。一次,在海外工厂视察中,他发现一个美籍员工工作不认真,浪费原材料。盛怒之下,他完全可以以权力处罚他。但他明白,这样效果并不好,关键在如何以优秀的人格获得其信任和尊敬。他这样想,更这样做了,效果甚好。这一企业文化的重要创新使其这个“德”字超越了国界,企业一再取得佳绩也不足为奇。
事实告诉人们,一个卓越的企业、企业家们打天下、得人心,靠的不是物质,也不仅仅是附着在产品背后的种种服务文化,重要的是企业家令人肃然起敬的高尚人格——卓越的集中形态的新思想。
注:本文原刊载于《现代企业文化杂志》2010年第8期·卷首语。